【資料圖】
鳥媽媽伸長脖子觀察周圍,鳥爸爸給雛鳥喂食,陽光照在羽毛上,格外潔白耀眼……4月17日中午,國網建湖縣供電公司護線愛鳥志愿者用無人機巡查建湖縣九龍口鎮梅蘇村境內500千伏上鹽線5239線106#電力鐵塔時,記錄了東方白鸛一家幸福溫馨時刻。這是護線愛鳥志愿者小隊連續8年愛心接力,守護被譽為“鳥中國寶”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鸛的情景。目前可觀察到33只東方白鸛在建湖安家落戶,建湖成了它們的故鄉。
當日拍攝畫面顯示,巢內4只鸛寶寶在鳥媽媽的護佑下一邊沐浴陽光,一邊翹首以盼鳥爸爸帶回食物。同一天,志愿者小隊還全面觀測了慶豐、顏單和高作等6個鎮區域內11處白鸛鳥巢。“8年前,從第一對東方白鸛來梅蘇生下3只鸛寶寶常住開始,我們就組成護線愛鳥志愿者小隊,觀察它們如何尋找棲息地和覓食,查閱資料,向專家請教,開展護線愛鳥工作。”志愿者荀順說。
建湖從305名農電職工中篩選30人組成6個護線愛鳥志愿者小隊,保障東方白鸛安全“落戶”,保護轄區里鳥兒安全。6個小隊在東方白鸛孵化期開展常態化巡查,將護線愛鳥工作貫穿輸電線路設計、建設、運維全過程,以避免鳥兒在危險點駐足,也降低因鳥糞腐蝕造成的線路跳閘風險。
在志愿者帶動下,當地群眾愛鳥護鳥意識普遍增強,自覺加入護鳥行動。“有一年夏天刮大風,一只東方白鸛不幸受傷,在塔底稻田里不停叫喚,怎么也飛不上去。”居民周玉萍說,“我們趕緊把它抱回家檢查、包扎傷口,捕來魚蝦喂它,服侍好多天,直到能飛上鳥窩。”經歷此事后,志愿者小隊制作、安裝護線愛鳥提示牌,向沿線居民宣傳愛鳥護鳥、保護電力設施的知識和法規,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物多樣性。小隊多次進學校講東方白鸛的故事,開展科普教育,培養青少年的生態環保意識。
目前,志愿者小隊已為建湖轄區內鐵塔上11處東方白鸛的鳥巢建立臺賬,并安裝微信二維碼提示牌,居民“掃一掃”即可了解東方白鸛的特征、習性和保護知識。志愿者小隊在巡查中多次排除鳥巢周邊安全隱患,確保鳥類安全棲息和電力設施穩定。
“經過8年守護,建湖成功建立了一個東方白鸛的繁殖種群,使得建湖成為東方白鸛的故鄉,鹽城‘國際濕地城市’金色招牌名不虛傳。”鳥類專家、南京林業大學教授魯長虎滿懷欣喜地說,在這里出生的小鸛,等到它們長大成熟后,還會回到故鄉來繼續繁殖下一代。在一批又一批志愿者的守護下,東方白鸛種群將會越來越壯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