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創新社區黨建“網格化”管理與服務群眾、綜合治理深度融合,加快資源整合和治理能力升級,實現城市社區治理能力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打通社區治理“神經末梢”。
堅持多網融合,構建“一網覆蓋”治理體系
每周一上午9點,徐楊街道邱圩花園小區網格黨建工作站里,網格黨支部書記張永清組織召開聯席會議,綜治網格員、轄區民警、黨員樓棟長等交流上周工作情況和新一周計劃安排,并對群眾反映的難點問題進行會商解決。
淮安經開區著力構建以“區黨工委—街辦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為架構的五級組織體系,劃分8個街道一級網格、61個社區二級網格、285個小區三級網格、以樓棟單元為單位的662個精微網格,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打造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大力推進社區治理“一張網”建設,加快黨建網格與綜治網格、警格等各類基層網格整合融合,明確網格黨支部在村(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和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開展工作。推進“全科網格”精細化模式,推動社會治理資源下沉網格,健全網格事項準入制度,建立16項網格準入清單,明確20項工作職責,實現“一網統籌、多網融合”。
堅持力量融聚,打造“一網聚合”治理團隊
“我建議在小區廣場增設充電樁,避免部分住戶亂拉電線帶來的安全隱患”“我建議建設老年助餐點,方便老人就近就餐”……在缽池街道東湖社區黨群議事亭里,居民你一言我一語地建言獻策,專職網格員趙靜認真地記錄著。
該區實行“1+2+N”網格服務團隊模式,即由村(社區)干部任網格長,選聘90名專職網格員、800多名兼職網格員和若干名志愿者組成團隊,在網格中開展服務工作。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深入開展在職黨員進網格“雙報到、雙服務”,設置黨建、文明宣傳等服務崗20個,引導6000多名在職黨員志愿選崗認崗領崗。充分利用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等資源,發動網格內物業人員、黨員樓棟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等擔任兼職網格員,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今年累計服務4.8萬人次,辦好民生實事1.3萬多件。
堅持服務融心,建強“一網集成”治理機制
“叮”,3月25日晚上9點,枚乘街道輪窯村第一網格黨支部網格員朱江手機收到了小區15號樓1單元居民杜來俊的線上反映“下水道堵塞”問題,接到消息后,朱江第一時間通過大數據系統將問題推送給小區物業。30分鐘后,居民收到了“問題已解決”的反饋信息。
淮安經開區整合社會治理一體化智能系統,組建指揮中心“1+N”大數據平臺,打通區級社會治理指揮中心與48家街道(辦事處)、村(社區)網格聯動渠道。結合“敲門行動”入戶摸清底數、錄入數據,網格員通過APP程序即可實時開展網格化工作。運用“三提三知”群眾工作法,常態化走訪居民,及時發現問題,遇到突發情況迅速響應,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制定《網格化三級流轉處置機制》,形成“問題排查、分流指派、分級處置、督查督辦、辦結核查”等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提高網格事件處置效率,實現網格服務全覆蓋。2022年,全區在網格上報各類事件41290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8.6%,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