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省生態環境廳公布全省各縣(市、區)4月份空氣質量數據,響水縣PM2.5平均濃度為2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空氣優良率達93.3%,同比上升13.3%,其中空氣優良率排名全省第一。這是該縣繼3月份空氣優良率全市排名第一后,取得的又一成效。
“開了這么多公交車,就數這種純電動車最舒服,無尾氣,噪聲也小。”有著36年駕齡的陳師傅對電動公交車贊不絕口。這是響水調整結構、源頭減污的生動例證。近年來,響水全力推進“綠色響水”建設,縣城綠化全面提升,森林村莊不斷涌現,景觀小品隨處可見,“響水藍”成為“常態藍”。
不久前,家住響水縣城中奧華府居民小區的張女士,對該縣生態環境局快速處置油煙和噪聲污染連連點贊。此前張女士向該局反映當地兩家飯店存在夜間噪聲過大和油煙污染問題,得到妥善處理。響水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采取個性化整治餐飲油煙、常態化管控工地揚塵、標準化整治機動車尾氣等一系列扎實有效措施,積極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向好。截至4月底,該縣已對28家餐飲店安裝在線監測裝置,新購137輛國六柴油車,檢測非道路移動機械180臺(套)。
鋪好綠色發展底色,高效利用依河傍海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吸引中國三峽集團、國信風電等一批央企、國企“落地安家”。采用“光伏+廠房”模式,10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加快布局,“光伏藍”帶來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目前,已建成運營新能源發電項目19個,裝機容量近百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36%,成為推動響水“綠色崛起”的強勁動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