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報》刊登《培育龍頭企業、增強集群效應,江蘇南京——為軟件產業發展打造良好“軟環境”》。
上午10點,貨運調度平臺運滿滿上彈出新信息,有一整車的汽車零配件需要從江蘇南京雨花臺區運輸到新疆霍爾果斯市。不到兩分鐘,這筆訂單就有人接單了,相關信息也發到了司機手機上。
(資料圖片)
“分鐘級匹配”的背后是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撐。
作為南京本土培育成長起來的軟件平臺龍頭企業,運滿滿已覆蓋300多個城市、連接10萬余條路線,通過降低貨運的空駛、空置、空載,推動全行業高效運轉和節能減排,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受益于科創基金支持、辦公場所優惠租賃等政策,企業吸引了人才、迭代了技術。”運滿滿首席技術官王東介紹,特別是今年以來,研發團隊通過業態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將匹配提速穩定在“分鐘級”。
中國(南京)軟件谷。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攝
據南京市工信局軟件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南京作為“中國軟件名城”、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入圍城市,產業持續有力發展。
今年一季度,全市軟件業務收入1758.4億元,增長13.6%。南京市軟件產業發展的最大特點是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全鏈發展、促進門類健全、增強集群效應。
前不久,江寧區的一家面臨轉型升級的汽車企業迎來了“數字處方”——通過建設一個數字化協同研發平臺,解決企業跨專業的研發工作難以協同開展的問題。這份“數字處方”來自南京國睿信維軟件有限公司。
“隨著工業不斷發展,智改數轉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環節和行業走向更高端的助推動力。”國睿信維總經理余定方說,在一系列政策的助力下,公司研發出20余款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工業軟件產品,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圖源:南京江北新區
近年來,南京相繼出臺《南京市打造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地標行動計劃》《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扶持政策,為軟件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環境”。
目前,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達7408億元,占全省的56.3%。全市擁有重點涉軟企業4000家左右,發展形成以中國(南京)軟件谷、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江蘇軟件園等“一谷兩園”國家級軟件園為核心、省級園區為支撐的產業集聚區。
(來源:人民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