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連日來,泰州各地各部門結合各自實際,積極創新方式方法,組織開展各類“安全生產月”活動。
水上救援應急演練檢驗協同作戰機制
(資料圖片)
“各單位請注意,泰州市鳳城河風景區水上聯合救援應急演練現在開始……”6月13日,在泰州市區鳳城河望海樓碼頭前水域,隨著現場指揮長的一聲令下,演練科目“游船航行途中起火消防與疏散游客”率先開始。船長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自救滅火,并通過對講機請求支援,另一艘游船從上風處與起火船舶對接,系牢纜繩后疏散游客,待游客靠岸后進行安撫。
當船舶油污突然泄漏,該怎么處置?現場還模擬溢出的柴油隨著水面風向漂移,對周邊水域構成污染威脅。碼頭相關人員迅速來到現場,使用圍油欄將污染水域、涉事船只四周進行圍擋,使用吸油氈迅速收集水面溢油,并使用專用容器儲運吸油氈。
而在“船舶人員落水應急救援”科目中,游船駕駛員察覺游客落水后,迅速調轉船頭搜尋落水人員方位,并通過對講機向碼頭值班室報告,碼頭安全員迅速撥打12395、110、120報警,交通執法支隊按照應急預案,調動執法艇立即啟動船舶人員落水響應預案,火速趕往現場,釋放遙控救生圈將落水人員救助上艇,醫療救護組組織救護。
“這次水上應急救援演練,檢驗了旅游景區游船、游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及各部門應急聯動、協同作戰、現場組織指揮等機制,為有效防范鳳城河水域安全事故提供了組織保障,同時也提高了公眾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現場指揮長說。
安全生產從個體防護做起國家標準宣貫會召開
為貫徹《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落實《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6月13日,全國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應急管理局在泰州舉辦“個體防護裝備國家標準宣貫會”。
會上重點宣貫個體防護裝備政策法規標準,解讀國家強制性標準GB39800.1-2020《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范第一部分:總則》,講解有限空間作業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和使用、易燃易爆作業場所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和使用。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王余霞表示,泰州作為首批個體防護裝備標準化提升的6個重點城市之一。希望通過此次會議,促進推動我省企業在個體防護裝備管理和配備的規范化,提升我省個體防護裝備安全管理標準化水平,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線。
應急管理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鄔燕云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泰州市應急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要落細落實安全措施,強化底線思維,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動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據了解,此次在泰州舉辦個體防護裝備國家標準宣貫會,旨在呼吁更多的企業關注個體防護裝備管理和配備,關愛一線產業工人生命健康,將推動以個體防護裝備為代表的公共安全標準落地實施,持續為泰州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保障。
送思想、送技能為安全生產持續賦能
社區安全管理是安全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在泰州市姜堰區三水街道橋頭社區,社區安全生產專家正在為青年突擊隊隊員授課,并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互學互講,提升隊員開展社區安全生產巡查的必備技能。
“橋頭社區工業企業較多,安全生產任務相對較重。我們青年突擊隊要充分發揮在各項任務中的先進性作用,成為在急、難、險、重關鍵時刻沖鋒在前的生力軍。”三水街道橋頭社區團支部書記石振婕說,“我們組織了突擊隊員按照安全生產工作定期檢查制度要求,走訪轄區企業、商超等場所,排查存在的安全隱患,宣傳安全生產知識,認真做好檢查記錄,一戶一檔規范管理。對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整改要求,并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截至目前,當地已走訪檢查企業商戶50多家,發現問題40多條,現均已整改完畢。
近期,泰州各級團組織還將圍繞泰州安全生產的形勢任務和工作要求,務實開展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千崗走千企”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廣宣講、查隱患、大比武、結對子、推做法等活動,努力營造“安全生產青年當先”的濃厚氛圍,在泰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安全生產工作中體現共青團擔當、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江蘇廣電泰州中心站/薛蘇陽通訊員周立沈亮亮張素芳汪周 編輯/趙恩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