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鄉村生態文明與綠色產業發展密不可分。近年來,江陰有效利用生態資源進行產業融合發展,拓展“生態+”模式,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走出一條生態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行車駛過五星路南側充滿現代氣息的夏港國際汽車城,煥然一新的三元?現代農創園便展現在眼前。農創園周邊水系環繞,院內鮮花盛開,綠草如茵,讓人感覺進入了豁然開朗的桃花源。坐落于其中的沅聚花園餐廳通過落地玻璃,將自然景致巧妙融合在一起,打造成綠色舒適的花園式餐廳。
沅聚花園餐廳負責人夏蘭娣說:“我們環境比較好,離城市比較近,又能遠離城市的吵鬧,把這個地方弄得更美一點。而且我想利用地方做一點公益,或者是親子活動,教小朋友畫畫,做一點手工,或者打打鼓。”
據了解,農創園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片無人打理的荒地,為進一步助推三元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江陰市夏港街道和江陰市夏港街道三元村共同挖掘地塊自然生態要素優勢,規劃發展綠色農業和休閑旅游產業。2022年開工至今,項目建設進度達90%,在提升周邊生態環境的同時,經濟效益開始顯現,目前場地已產生租金收入28萬元,村民2022年股金分紅實現每股上漲100元,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內生動力。
江陰市夏港街道三元村村委副主任蔡聞一 說:“利用我們后期增設的小木屋、帳篷、房車以及我們東側在建的咖啡屋和我們身邊這個網紅餐廳等室外設施,嫁接畫展、讀書會、戶外音樂會等資源,通過文化引流、活動造勢,持續豐富農創園的文旅項目,讓咖啡、書香、音樂等青年人喜愛的潮流元素,為農創園的后期發展加持提檔。”
環境資源用“活”了,生態標準提高了,新業態培育也就有了底氣。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江陰依托田園風光、村落建筑、民俗風情等鄉村獨特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產業,南閘街道依托獅山湖景觀打造生態園、顧山鎮立足農業基礎打響“金顧山”水蜜桃品牌、新橋鎮通過漫居民宿建設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真正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改善互促互進,為鄉村振興建設添“金”又添“彩”。
截至今年一季度,江陰市擁有國家級休閑示范點7家、省級主題創意農園10個、省級休閑觀光示范村3家、省級農耕實踐基地2個、省級康美基地4個、江蘇休閑旅游農業精品企業(園區)3個及無錫市休閑農業示范點(農莊)11個,以生態產業互融助推農業農村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來源:江陰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張泉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