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是個大課題,基層黨組織如何凝聚最廣泛的力量,同心同向破難題、解難事、聚民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江蘇鎮江揚中油坊鎮深入推進“擎旗亮徽”行動,充分激活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戰斗力,抓好“關鍵力量”,示范帶動群眾這個“最大多數”,解鎖新時代鄉村治理密碼,讓黨旗在鄉村治理最前沿高高飄揚。
【資料圖】
黨群零距離 打造基層治理“共同體”
“我們在平時走訪、調研中發現,鄉村治理工作還面臨著單打獨斗的現實問題,存在著條塊融合不深、資源整合不足、整體效應不強等情況;對此,我們積極探索新路徑,努力破除這一瓶頸?!睋P中市油坊鎮黨委書記陳小鋒介紹說。
直面問題找方法。很快,油坊鎮探索構建了“‘1+3’基層治理黨建聯盟矩陣”,按照“地域相鄰、發展契合、資源互通”的原則,以1個村(社區)+3個機關企事業黨組織為基本聯盟單位,發揮不同類型黨組織的特點和優勢,實現組織建設互促、黨員干部互動、黨建載體互用、三方幫扶互助。
眼下,油坊鎮鳴鳳村正在全力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鳴鳳基層治理黨建聯盟成員們圍繞這一重點出謀劃策、集思廣議:機關黨群口支部集聚年青人的力量,在景點優化提升、創新元素的打造上出點子、想辦法;油坊第一老干支部則發揮“銀發”力量,追根溯源,在豐富村史館、挖掘好故事、農業種植管理等方面發力作為,豐富特色田園鄉村的內涵;而企業黨組織則利用人脈、資金等多方面資源,集聚更多人支持家鄉農旅融合發展。
“‘聯’動聚力、‘盟’融共贏。我們鳴鳳基層治理黨建聯盟組建后,定期聚在一起,學習研討、交流互動、破解難題、服務為民,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從而實現優勢互補、互促共進?!兵Q鳳村黨委書記陳興云說。
截止目前,油坊鎮12個基層治理黨建聯盟的“朋友圈”已建立,各聯盟正結合自身實際,尋找“發力點”“創新點”,探索“抱團式”發展的好路徑。
與此同時,油坊鎮進一步調優“鎮黨委+村(社區)黨組織+全科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群眾”的鄉村治理組織鏈條,整合多個服務條口,確?!耙痪W運行,全域覆蓋”,實現黨群零距離。
行動有方向 助推基層共治新實踐
最近,行走在油坊的村頭埭尾、小區大道,處處能捕捉到一抹亮眼的“紅”在忙碌著,所到之處留下一片干凈整潔。聚焦區域環境整治,油坊鎮強化黨建引領,通過支部結對、黨員先行、帶動群眾,將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緊密結合,合力扮靚美麗家園。
“現在油坊鎮37個機關企事業黨支部都下沉到村、社區,每周整治一個組埭、小區,攻破一個難點,很多農村環境頑疾被連根拔除, 在黨員的帶動下,很多群眾都加入進來一起干,這樣的氛圍真是太好了,環境也大大提升?!庇头绘傴Q鳳村黨員吳祥好感慨地說。
從政府“一廂情愿”到群眾“心甘情愿”, 圍繞基層共治,油坊鎮積極實施“紫藤微光”專項行動,以“微承諾”“微聯系”“微服務”,發揮黨員“微光”作用,引導黨員亮標準,帶頭參與環境整治,帶動村容村貌再提升;亮承諾,帶頭傳承良好家風,帶動文明鄉風潤萬家;亮行動,帶頭助力鄉村治理,帶動精細服務暖民心;通過“看、走、訪、話”專項行動,“看組埭”“走商戶”“訪兩長”“話治理”,全面掌握基層動態,引導群眾做到“自家門口的事情自家辦”“本組內的事情一起商量辦”,提高群眾對文明創建的認同度、參與度、滿意度;實施“微網精治”專項行動,進一步細化網格員職責,明確獎懲,抓好“聚心議事、省心辦理、暖心幫扶、安心調解、悅心服務”“五心”服務模式,一系列精準扎實的共治新舉措、新實踐,讓群眾看到了黨組織一心為民的決心。
陣地再提升 構筑基層服務“暖心巢”
這里是油坊長旺村9組,綠樹成蔭、設施便利,新打造的黨群議事亭,成了群眾休息納涼、黨員互動交流,村民共建共享的新陣地。
“平時早晚空閑的時候,我們都喜歡聚在這里,聊聊天、拉拉家常,鄰里之間有什么小摩擦、小矛盾也能在這里獲悉,及時進行溝通調解,群眾關系更和諧了。”長旺村村民小組長朱玉武說。
近年來,油坊鎮堅持“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理念,把黨建陣地建到農村第一線、群眾家門口:持續推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拓展服務功能,新增便民驛站、黨群會客廳、午間讀書吧、黨群積分兌換等,并為當地群眾提供錯時、延時、預約服務,讓辦事群眾即來即辦、限時辦結;綜合考量“三長”服務半徑、人口分布等因素,按照“有場所、有標牌、有桌椅、有架構”的“四有”標準,在每個網格內設立一個或多個“網格民情聯絡點”“三長工作室”,實現“三長”就近下沉、駐點服務、聯合議事;同時依托黨員中心戶建立“紅色農家院”,開展一周茶敘、半月談事等活動,廣泛聽取黨員群眾意見建議,打造互聯互通的村組網格陣地;依托人人能參與的組務公開欄,及時動態地公布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便于群眾知曉、參與、監督。
目標引領方向,實干創造未來。揚中市油坊鎮黨委以“擎旗亮旗”專項行動為指引,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當先鋒、做表率,爭先進、創一流,讓黨員微光、民心星火點燃鄉村善治的“燎原之勢”。
(來源:揚中市融媒體中心/孫華麗 沙靖津 柴昊淼 編輯/高予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