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市集、親子課堂、閱讀分享、民俗表演……這個夏天,晚間的納涼時光變得有滋有味起來。在南京江寧,各文明實踐陣地紛紛探索延時服務,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夜間活動,讓“煙火氣”也有“文明味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訂單式”服務 解鎖夏夜新體驗
章山王馬燈、金陵竹刻、糖畫體驗……周末,南京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熱鬧非凡。以傳統文化為抓手,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出“上元夏之夜”活動,古上元的文化底蘊與新江寧的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周邊市民紛紛走上廣場,開啟一場夏日新體驗。
"剛到這里不久,孫子就在這個金陵竹刻的非遺展示前面停下了,已經看了二十多分鐘,非要排隊體驗一下。”家住東山街道外港社區的步大爺告訴記者,孫子今年10歲了,從小就喜歡畫畫,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金陵竹刻的展示,很有興趣。
金陵竹刻代表性傳承人何勝和駐足圍觀的市民們娓娓道來金陵竹刻的由來和制作技藝,他告訴記者,自己算是活動的志愿者,也不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了,“希望能把這項非遺技藝介紹給更多人了解”。
一旁的舞臺區,章山王馬燈作為傳承近400年的民俗表演,給市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非遺盛宴"。書法團扇、剪紙、糖畫、捏泥人 …… 在非遺手工制作區,記者看到,每個攤位前也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活動為何會如此火爆?江寧區委宣傳部道德建設科科長雍花告訴記者,在前期籌備階段,他們通過問卷調查、志愿服務隊上門等形式,了解了群眾想要參加什么樣的夜間活動。比如有很多居民提出要增加晚間“義診”服務,有人想看露天電影,有人想在家門口聽大戲。“我們根據群眾需求與反饋,讓夜間服務活動更精準、定制化。"
7月中旬開始,江寧區已開展夜間文明實踐活動83場,全區每個街道都開放2-3個實踐所(站、點),每周提供2場夜間文明實踐活動,讓百姓找到"納涼地",點亮"夜精彩"。雍花表示,接下來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繼續組織好實踐所(站、點),共同開展好"上元夏之夜"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及時更新夜間活動內容與形式,每半個月發布一次夜間活動預告,推動活動"訂單制"、服務"精準化",讓實踐"活"起來、文明"熱"起來。
“家門口”納涼 滿足全年齡段需求
晚上7點,在江寧區東山街道龍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小龍人之家”里,志愿者老師正帶著孩子、家長們一起做游戲。樂器室里,居民胡大爺正在與朋友切磋技藝;室外的燈光球場上,一群年輕的小伙子正揮汗如雨。記者了解到,為了方便周邊居民鍛煉身體,球場夜間服務時間延長到了晚上12點。
龍西社區毗鄰南京南站,是拆遷安置小區、中高檔商業小區、大型商業綜合體于一體的混合型城市社區,這里也是一個兒童友好型社區。“暑假晚上經常帶孩子來這里,活動挺多的,有公益讀書會、參與式設計手工,還有退休老師教孩子們寫書法等,孩子在這里玩得開心。”居民張女士告訴記者。據了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目前已經吸引到百余位文體志愿者加入進來,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區堅持在群眾‘家門口’建好、用好實踐陣地,將公共文化服務與居民生活緊密結合。暑假期間,居民們可以到室內納涼,參加舞蹈、健身、觀影、親子活動等,還可以到室外籃球場、足球場享受運動的快樂。" 江寧東山街道龍西社區黨委書記、文明實踐站站長周斌告訴記者,根據居民的意見和心聲,實踐站還將不斷更新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更加多樣的服務。
(江蘇新聞廣播/李秋雨 編輯/汪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