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安徽16市相繼發布2023年上半年GDP數據。據梳理,增速方面,池州市以7.9%領跑,滁州、亳州以7.6%、7.3%位列第二、第三。經濟總量方面,合肥、蕪湖、滁州2023年上半年繼續穩居前三,排名前十的城市總量均超過千億元。其中,省會合肥經濟總量是安徽唯一超過5000億元的地市。
與2022年全年排名相比,2023年上半年各地市GDP排名格局整體保持穩定,有11地市增速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今年上半年,滁州、池州取得較快發展成績,與兩市緊抓工業發展、落實“項目為王”理念、搶抓新興產業賽道緊密相關。上半年,滁州緊盯“新三樣”,拼搶新賽道,爭當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城,光伏產業產值超600億元、增長65%;新興產業集群為池州加速奔跑注入“核心動力”,一大批來自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半導體企業在池州落戶,在半導體領域形成了集聚效應。
據統計,滁州第二產業增加值1014.2億元,同比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高于全省4.3個百分點,兩項重要指標均居全省第一。如今,滁州市把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勢能,借東風、搭快車,建強平臺、承接產業,著力打造省際合作的典范、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典范。該市把實體經濟作為關鍵支撐,全力引項目、興產業,堅定不移招大引強,上半年新簽約億元項目282個,其中百億級5個,80億元3個。
作為安徽省重點打造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池州第三產業發展表現尤為亮眼,并以7.9%的三產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記者了解到,池州正圍繞“鍛長補短”,以旅游業為牽引,深化皖南國際旅游示范區建設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優化山、城、縣聯動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同時,池州市第二產業增速也超過了全省6.5%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三。上半年,池州市規上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比全省增速高4.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4%,高于全省12.4個百分點,增速連續三個月居全省第一位。10億元以上的重大投資項目55個,完成投資額增長129.2%,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6.1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地處長三角地腹地的馬鞍山上半年GDP增速為4.8%,列全省16個地市中第15位,與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8%目標有較大差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