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后,就被美國視為最大“對手”,進一步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美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通過阻止中國崛起,最后實現霸權鞏固。
據媒體報道,美國政府將進一步升級對中國芯片的制裁政策,手段力度可謂是前所未有的強硬,對中國的芯片行業發展而言,一旦這項政策正式實施,將會面臨嚴峻的挑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中美芯片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有多家美國芯片巨頭表達了對于失去中國這一巨大市場的擔憂。
近年來,美國一直對中國實施了多項芯片制裁措施,不僅沒有停止,甚至變得越來越嚴厲。這種做法的意圖非常明顯,即抑制國內芯片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眼下大家都在熱議美國即將加強的芯片制裁措施,盡管我們目前無法確定這究竟會對國內芯片行業造成何種確切的不利影響。
然而,肯定的是中國芯片行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美國針對中國的立場顯而易見。特朗普上任后,他們的做法更加放肆,不顧后果。這使中美兩國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不安。
然而,在特朗普卸任之后,拜登并沒有改善這種局面,因為拜登政府對中國同樣持有相同不友好的態度。
一連串制裁政策接踵而至,確實讓我們無法預防。
特別是美方對我們在先進半導體設備和技術領域的制裁給予了致命打擊,阻礙了我國芯片行業的持續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一直致力于針對中國,但卻完全忽視了本土芯片企業的發展,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自己損害更大。
正如英偉達芯片企業的負責人所言,美國的做法并不智慧,因為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
當然,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面對美方對中國芯片進一步制裁的行動。中國擁有許多對抗措施,最近宣布限制鍺和鎵材料的出口,美國因此受到了嚴重打擊。
對于中國的決定,美國商務部表示堅決反對,回去檢查庫存時,發現根本沒有儲備鎵。面對即將生效的管制措施,美國找到了一個很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最近,美國防部與美國和加拿大的企業簽署了一份合同,旨在回收其他產品廢物,以獲得所需的鎵。換句話說,他們打算開始采取節約之策,以滿足當前的需求。
鎵和鍺是在半導體和電信領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兩種金屬。特別是鎵在美國尤為緊缺,因為它是軍用雷達所必需的關鍵物質,在火箭彈、火炮、迫擊炮、巡航導彈以及飛機的地面雷達中都使用鎵。
比如裝備在美國空軍的F-35隱身戰機和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面的高性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如果沒有鎵,那就都得跟著歇菜了。
原本,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綜合性能,就不如解放軍的055大驅,如今又因為用于建造AN/SPY-6雷達的鎵材料已經被中國管制出口。
如果美國無法獲得足夠的鎵材料,就會嚴重沖擊神盾艦的建造和裝備,因此對于美國來說是“求錘得錘”的結果。
根據美國海軍的規劃,美國下一代驅逐艦也將使用AN/SPY-6雷達,為此對于鎵材料的需求是持續的。
因此,中國的限制舉措將直接刺中美國軍工集團的敏感部位,從而導致美國國防部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盡管美國企業或許會提前備貨以應對,但這并非長久之計。
雖然用回收替代開采,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要籌備一套完整的肥料加工和提煉設備,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與此同時,美國的芯片巨頭們也變得焦慮不安。不久前,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的高層代表紛紛求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希望采取更加寬松的政策對待中國,以期中方給予更多合作機會。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坦言,美國企業的收入將受到不可避免的影響。然而,雷蒙多話鋒一轉,稱盡管加強對華限制可能會損害美企的利益,但考量到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這樣做是合理的。
雷蒙多還透露,最新的對華政策將著重于軍事領域,以限制中國獲取美國先進技術的能力,并有望很快啟動。
另外,美國還敦促韓國和日本以及歐洲盟友加入合作,共同制定一套更新的管制措施,以確保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
整體來看,美政府為了遏制中國,寧愿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在所不惜,值得注意的是,若美軍繼續在這條路上埋頭深耕,那么中國一定還會逐步加強反制措施,如今管制鎵資源,可以說,只是我們反制美國霸權的一個開始而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