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名護漁員平均年齡54歲,全部為退捕漁民,從“靠水吃水”到共護長江。8月3日,記者獲悉,近日,2022年度長江流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伍和優秀隊員表揚活動在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舉行,在獲表揚的36支巡護隊伍中,潤州護漁隊榮獲2022年度長江流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伍一等獎,全省唯一。
2023年是長江“十年禁漁”前三年的關鍵之年,作為長江禁捕退捕“一江兩湖七河”227個重點縣市區之一,潤州區是鎮江市禁漁重點防區,擔負著守護“半壁江山”的重任。
2021年,潤州區組織退捕漁民成立和平路街道護漁隊,吸納9名退捕漁民通過公益崗位招錄組建專職護漁隊。潤州區連續三年將長江禁捕退捕長效管理列為鄉村振興區委“書記領航”項目,自成立“十年禁漁”黨建聯盟以來,禁捕“朋友圈”已增擴至18家。先后成立“潤農先鋒”禁捕護漁分隊及“禁捕護漁”行動支部,實現禁捕常態化巡護,并與省漁政處、漁業互助中心等7家上級單位黨建結對共建,凝聚禁捕合力,拓展提升“護江紅”黨建聯建創新項目,持續提升禁捕質效。
沿江設立護漁執勤專屬場所,配備統一制服、執法電動車17輛、對講機14部、大疆無人機2架,設立禁捕高清監控探頭17個、監控室3個。列裝新式漁政執法船艇“中國漁政32615”,執法船配備測深儀、夜航雷達、監控系統等裝備。打造占地220平米“護漁驛站”,包含數據技防監控室、護漁隊值班室、退捕漁民服務站。
潤州區建立了禁捕監管、督查、考核等長效管理機制,全力推進人防、技防、群防、預防建設(“一機四防”),積極打造“15秒接聽舉報電話,20分鐘到達舉報現場,24小時沿江值守巡護”監管模式。聚焦執法人員業務短腿、禁捕裝備使用短板以及越發隱蔽的涉漁違法形勢,重點推動禁捕隊伍由“大”到“強”、禁捕裝備由“建”到“用”、禁漁攻勢由“點”到“面”、禁捕氛圍由“淡”到“濃”的“四個轉變”,織密織牢水陸空立體化、打防控一體化禁捕防線。通過“大數據+鐵腳板”“無人機巡飛+執法船巡航”、黨建聯盟單位“前哨”+“清網打非”聯合執法,做實沿岸、江灘、江中錨地“三級防線”精準監管,打響潤州禁捕品牌。
(《零距離》記者/胡艷 通訊員/高昕 編輯/玉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