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video
眼下,全省水稻陸續進入破口抽穗期,每年的這時候也是病蟲集中危害的重要時期。對此,各地農技部門加大病蟲監測預警力度,深入田間指導服務,努力將危害損失控制到最低限度,保障秋糧豐產豐收。
連續陰雨天氣,更容易滋生水稻病蟲害。今年秋糧田管時節,江蘇派出了13個專家組,分市包片指導各地科學用藥施肥,努力提高秋糧單產水平。在省、市、縣多級專家指導下,各地農戶防治時機把握更加精準高效。
鎮江丹陽市種糧大戶韋云龍說:“等蟲卵下下來,防治是最佳防治期,殺傷力大,治蟲就是殺卵不殺蟲。蟲越大越難治,卵一打上就死了?!?/p>
鹽城市鹽都區大岡鎮種糧大戶卞加祥說:“嚴格對照病蟲害情報的要求,全部采用了無人機植保作業。在防治時間上更及時,防治效率上也更高效。”
南通市如東縣植物保護站農藝師朱一博說:“根據水稻生育進程,結合病害一并防治。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等科學使用要求,避免稻谷農殘超標,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據氣象部門預報,本周江蘇雨水不斷。綜合分析當前秋糧長勢、病蟲情況、氣象條件等因素,農業農村部門預計今年秋糧穗期病蟲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建議各地時刻關注臺風和連續性降雨天氣,及時掌握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作物的生育進程,把準穗期病蟲趨勢,針對性開展不同類型田塊的病蟲防治和管理指導。此外,近期,江蘇還將下撥中央專項資金,支持大豆玉米等秋糧作物肥藥混合噴施的“一噴多促”工作,力爭實現促生長、防病蟲、減災害、提單產等多重效果。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王鵬 康健 供片臺/宿遷臺 如東臺 鹽都臺 丹陽臺 連云港臺 編輯/張萌)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