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長三角,潮涌大灣區。夏秋交替時節,南國鵬城深圳迎來“鎮江時間”—— 2023年鎮江(深圳)合作交流懇談會啟幕,32個、總投資達302.8億元的項目集中簽約,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和鎮江之間從未間斷的“雙向奔赴”。
一個長三角,一個大灣區,兩個代表著我國經濟發展最高水平的區域,近年來不斷拓寬合作渠道,在時代的浪潮中,激蕩起發展的澎湃動能。8月27日-31日,鎮江市市長徐曙海率團赴澳門、深圳招商,全方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多年來,鎮江項目招引的目光持續聚焦大灣區,雙方頻頻“牽手”,原因究竟何在?
是傳續淵源,更是謀劃未來
【資料圖】
深圳城市大景
大灣區,得中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并將改革開放推向深入,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放眼整個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吸引著全球資金、信息、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加速聚集。
鎮江城市大景 攝影:石小剛
鎮江,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孕育出“四千四萬”的時代精神,推動鄉鎮企業崛起,是蘇南鄉鎮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今天的鎮江,延續創業精神,堅持把產業強市作為“一號戰略”推進,奮力打造“四群八鏈”產業體系。
從歷年招引成效來看,大灣區項目在鎮江“招得來、落得下、長得好”,雙方牽手聯姻佳話不斷。
建華建材鎮江廠區
建華建材是一家誕生于廣東的民營企業,2002年在鎮江設立生產基地,2012年將總部搬遷至鎮江。“建華在鎮江21年,一路走來,對這座有熱度、有溫度城市,感情很深。”談及在鎮江發展的感受,建華控股集團董事長王剛將落腳點放在了行動上,“除了在鎮江句容基地再投2億元,新增大樁生產線以外,我們還在鎮江丹徒投資50億元,打造綠色建材產業園。”王剛介紹,這也是建華近年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扎根鎮江、帶來項目、導入人才、培育動能,正是大灣區企業對鎮江最好的評價。
同樣將鎮江視為“最佳選擇”的,還有老牌企業健力寶。上世紀90年代中期,健力寶(鎮江)飲料有限公司在丁卯科技新城投資新建,隨后面臨幾次重新選址的機會。然而經過多方對比,最終,項目都堅定地留在了鎮江。企業負責人表示,健力寶看中的是鎮江優越的綜合條件——區位優勢明顯,服務體系完善,人才資源豐富,政府部門關注企業訴求且舉措務實。
自2019年以來,鎮江累計招引來自大灣區的項目近百個,投資近800億元,投資額占總量比重達16%,規模僅次于長三角地區。優勢項目接踵而至,其中不乏華為、日豐等一批響當當的“名牌”項目。“聚焦大灣區是傳續合作淵源,也是著眼未來的深遠謀劃。”鎮江市商務局局長楊國平認為,鎮江與大灣區雖然地域相隔千里,但交流對接密切、產業互補性強,擁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是精準招商,更是產業鏈深度融合
從產業契合度來說,大灣區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全球領導力,其中,深圳涌現出了華為、騰訊等一批全球標桿企業,為中國城市發展提供了現實樣板。而隨著華為等一批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紛紛落戶,鎮江的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明顯加快。數據顯示,鎮江的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有近三成來自大灣區。
早在2018年,華為就深度參與了鎮江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2021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鎮江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更深層次開展政企合作,加速城市創新智變;同年,華為與鎮江的北汽麥格納公司聯合打造Arcfox車型,鎮江基地成為關注的焦點。
隨著華為、微軟、阿里巴巴等多家頭部企業落戶鎮江,數字經濟成為拉動鎮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2022年,鎮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6%,完成應稅銷售672.29億元,同比增長19.8%。
江蘇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除了數字經濟,近年來落戶鎮江的大灣區項目還涉及汽車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諸多領域,日豐、金斯瑞、天安智谷、華大基因等耳熟能詳的項目,都與鎮江“四群八鏈”的主導產業高度契合。產業上的實時“互動”多了,雙方牽手合作就成了常態。據悉,今年1-7月,落戶鎮江的大灣區項目就有17項,總投資170億元,此次鎮江赴大灣區簽約的項目中,超過80%都是“四群八鏈”項目。
是雙向奔赴,更是互相成就
到大灣區去,到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去!鎮江以最主動的姿態、最務實的行動,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合作,探索跨區域融合發展。
“每年的招商活動,除了簽約、推介,同時也是取經問道之行。”楊國平說,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有很多創新舉措值得學習,比如在招商領域,深圳高度重視“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相結合,招大商、招好商、招優商,“今年鎮江成立了駐深圳招商局,一方面是深度挖掘市場、招引項目,另一方面是以深圳為標桿,學經驗、學方法,借他山之石,內化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大灣區企業也不斷釋放向外拓展、布局長三角的信號,地處長三角核心位置的鎮江,理所當然成為比選之地。這樣的基本邏輯,已被多個落地項目佐證。
日豐集團鎮江基地奠基
廣東企業日豐集團,在佛山、天津等地擁有多個現代化生產基地。新一輪布局中,企業將目光投向了華東地區。嗅到“商機”的鎮江新區招商團隊迅速行動,將幫辦服務貫穿項目招引全過程。最終,日豐將覆蓋華東地區的研發生產基地的重要一子落在了鎮江新區。“除了看中區位優勢,鎮江優質的營商環境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項目負責人唐瑞兵介紹,他們先后考察了不少地方,做了很久的考量,“最終選擇鎮江,首先看中的是產業生態 ,因為這里匯聚著一大批優質項目和創新人才。”
更讓大灣區企業對鎮江“高看一眼”的,是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今年6月底,鎮江出臺了《鎮江市關于進一步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完善審批服務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建立完善“五會”工作體系,統籌聯動相關部門,以“百日開工”為目標,能容則容、能并則并、能快則快、能放則放,有效縮減前期工作周期,讓“簽約后百日開工”“拿地即開工”成為常態。帶上這些去大灣區招商,鎮江,是有底氣的。
多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和鎮江之間,從未間斷“雙向奔赴”。如今,二者正攜手同向而行,于奔涌的時代浪潮中,奮楫揚帆謀新篇。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馮源 通訊員/ 朱婕 章存保 秦銳文 編輯/俞思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