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鐘巍)記者昨天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該局去年3月實施“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以來,持續創新突破,今年6月還將在全國率先推出以手機客戶端為核心載體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2.0版,真正實現從“窗口辦”到“掌上辦”、從“只跑一次”到“不見面審批”,進一步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日前,自然資源部和中國銀保監會在充分吸收“蘇州經驗”的基礎上,聯合發布《關于加強便民利企服務合作的通知》,決定互設不動產抵押登記和抵押貸款服務點,加快推進“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這標志著蘇州創建的“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正式走向全國。
去年3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為突破口,創新開展“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并實現“全城通辦”,將純抵押登記、商品房轉移抵押合并登記提速至兩個工作日辦結,實體企業經綠色通道提速至一個工作日辦結,抵押注銷登記實現立等可取,以往老百姓需要在多個部門來回奔波申請的時間和精力被大大節省。截至目前,線上已累計辦理登記業務28000余份,大幅提升不動產登記效率。
在此基礎上,今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全力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2.0版的建設。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項鴻生介紹了其中的重大創新點:一是優化“互聯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真正實現“一網一窗一人”受理模式;二是擴大業務受理范圍,后期除“非公證繼承”等特殊登記類型外,實現二手房轉移登記、二手房轉移抵押合并登記、查解封等全業務線上辦理;三是延伸登記服務范圍,在原有基礎上深化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端進行自主查詢、身份認證、同步錄音錄像、同步提交申請等,由原先靜態網點申請變為動態的移動申請,實現不動產登記的“不見面審批”移動至千家萬戶;四是建立全市統一的不動產登記動態信息數據庫,實現不動產信息的“全城通查”和動態信息實時推送,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此外,2.0版建成后,市民可享受到用手機客戶端支付不動產登記費用、水電氣一并過戶、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等眾多新增的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