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動作還比較到位,就是肌肉力量還不夠。”3月16日,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費文勇來到揚州市廣陵區湯汪區域醫療中心進行術后復查。目前有80多名在蘇北人民醫院接受骨科手術的患者,正在這個鄉鎮級醫療機構接受康復治療。
“自從和‘三甲醫院’蘇北人民醫院組建起骨科聯合病區,我們這里病人多了好幾倍,每天康復加理療有100多人,80張床位爆滿!”湯汪區域醫療中心康復師葉紫堃說。目前,平均每月有20名患者從上級醫院轉來該中心接受康復治療,以至于住院床位緊張。
在大醫院與基層醫院之間實施分級診療,易出現“上轉容易下轉難”。揚州積極探索建立更緊密的醫聯體形式,讓“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實實在在“下沉”到基層醫院。去年5月24日,蘇北人民醫院—湯汪區域中心骨科聯合病區正式成立,這也是揚州首個以??茷楹献髌脚_的醫聯體。“三甲醫院”的骨科、康復科等專家,將定期到鄉鎮區域醫療中心坐診、指導、查房和開展手術。
聯合病區成立后,湯汪中心所有醫護人員須在蘇北人民醫院進修3個月以上,充分了解骨科手術及康復要點,現有5名康復師一直輪流進修。蘇北人民醫院的主刀醫生每月至少來湯汪中心兩到三次,每周還有團隊其他醫生來這里定期查房、指導患者康復。先后有200多名需進行術后康復治療的患者,主動下轉到湯汪中心接受后續治療。
“在這里,每位患者有一對一的康復師,有隨訪記錄,以便及時調整康復計劃。”費文勇說,骨科康復訓練離不開醫生的關心和鼓勵,而患者的良好體驗也會變成口碑,將信任傳遞給更多人。如今在湯汪中心骨科聯合病房,醫務人員不僅可以處置輕微腰間盤突出,還可以進行關節僵硬的手術、微波治療、沖擊波治療以及脊柱損傷的下肢平衡訓練等。
在揚州基層醫院就醫,醫保報銷比例可達70%-80%。今年48歲的林敏肩袖損傷,在蘇北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20多天后轉至湯汪聯合病區進行康復訓練。她告訴記者,標價5000元一個療程的康復訓練,經過醫保報銷,自己只需繳付800元。“以前左胳膊45度都抬不了,現在能抓到肩膀。”她高興地向記者展示5個月來的康復效果。
“收入比以前好,做得多、拿得多。”葉紫堃感到忙得高興。與此同時,蘇北人民醫院骨科過去常年有50-60位患者等床位做手術的現象也有所緩解。“聯合病區組建近一年來,蘇北人民醫院和湯汪康復中心團隊之間經過磨合越來越默契。通過分級診療,大醫院和基層醫院更專注于各自領域的技術提升,患者就診條件也大大改善,體驗將越來越好。”費文勇說。
通訊員 劉日佳 記者 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