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果你路過蘇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入口行人過街路段(鄧尉路),就會發現路口新設了一個“會說話”的紅綠燈。當行人闖紅燈時,它會自動發出“您已紅燈越線,請退回等待”的語音提示,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這么智能的紅綠燈是什么時候增設的呢?原來,在7月18日中心暑期班首個開班日當天,該路段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也同步啟用。經過前期調研,中心在蘇州高新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的大力支持下,在主入口行人過街路段增設自適應紅綠燈,確保中心附近交通環境高效暢通,保障學員出入安全。
據介紹,該系統由行人密度及行人動態熱成像檢測器、行人過街預警立柱兩大功能組成,是全省范圍內首次綜合使用。設置在路口斑馬線兩端的預警立柱集成了行人闖紅燈抓拍攝像機和定向擴音器。當檢測到有行人闖紅燈時,攝像機會實時抓拍并在大屏上顯示,擴音器會自動發出語音提示;立柱兩側配置的燈光帶與車行紅綠燈同步,燈光帶顯示綠色則語音提示行人通行,顯示紅色則提示車輛禁止通行,視聽覺雙向提示,進一步擴大了信號燈顯示范圍。行人過街等候區設置的熱成像檢測器會對多個檢測區域進行計算。當行人過多時,信號燈放行時間將有效延長,確保行人安全通過。此外,檢測器還可以自行設置多個觸發閾值,實現全天候靈活自動控制交通信號燈配時功能,有效提高行人過街的安全性及通行效率。
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增設,只是市婦兒活動中心進行全覆蓋式防控工作的一個側影。一直以來,中心黨支部始終將兒童健康與發展放在首位。疫情期間,中心舉辦防疫知識培訓,場館常態化消殺、逐樓層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消防緊急疏散演習、防疫物資標準化配備等環節從不缺位,此外,通過戰“疫”微課堂、六一“云”過節等文化活動,引領家庭發展,對兒童進行文化認同培育。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根據中心環境狀況、學員年齡段差異等情況,中心五易其稿制定開班工作方案,確保組織和制度保障、場所與人員管控等各場景、各環節有序應對。前期,為了方便家長和孩子,中心把春季班課程順延。開班期間,學員進入中心均需進行紅外線測溫,確保入口零風險;每個教室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課間紫外線消毒,確保場所零隱患;每位黨員進入教學區巡視護導,確保需求快速響應。
“兒童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小家’美滿,‘大家’才能共建和諧。我們始終以‘兒童優先’為原則,助力推動蘇州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中心黨支部書記王承茜表示,在干事創業的火紅年代里,中心將錨定時代的“大夢想”、人生的“小目標”,緊貼婦女兒童需求,關愛婦兒優質服務精準施策,為全市婦女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錢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