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黨工委帶頭學+專題培訓學”“線上線下融合學+成果轉化創新學”……淮安工業園區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打造全員全程、全面覆蓋、全鏈條式立體學習模式,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在深入學習上下功夫、在廣泛宣傳上下功夫,以實際行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抓好工作落實、交出優異答卷的生動實踐。
“大坐標”審視、“大格局”定位,在園區發展謀劃上下功夫。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淮安工業園區堅持置身于全市、全省、全國發展大格局中審視自我、謀劃發展,對標對表市委市政府對園區發展的期待和要求,從園區獨特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發展優勢中堅定信心、解放思想、乘勢而上。下一步,淮安工業園區將緊緊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錨定“打造千億級產業、爭創國家級園區”奮斗目標,以自信自強、勇于擔當、團結奮進的精神狀態,扎實推進項目突破、產業升級、品牌塑造行動,努力將園區建設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淮安重要經濟增長極。
“全方位”突破,“全鏈條”提質,在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站在新的起點上,淮安工業園區將進一步樹牢“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好助企紓困解難系列政策,科學統籌產業發展立與破的關系,圍繞“大、新、強”方面做文章,通過引優培強、外引內培、強鏈補鏈等方式精準招商,
加速攻堅、矢志突破,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深化重特大項目攻堅,加快百億企業、上市企業培育進度,扶持富強、晨化等成為行業領軍企業,推動宏邦、艾科維等加快上市步伐;建立“科技項目、中小科企、市級高企、國家高企”梯隊培育庫,力爭通過2—3年時間,形成由10—15個頭部企業為引領,鏈上、行業“小巨人”、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為支撐的企業發展矩陣。
“高標準”攻堅,“高速度”推進,在基礎設施提升上下功夫。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淮安工業園區將堅持對標找差、補短強特科學方法,推動園區配套設施和綜合投資環境持續提檔升級,推動園區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堅持筑牢安全生產底線,以專項整治“三年大灶”收官為主線,重抓危化品企業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實戰化“四化”建設,進一步鞏固“四聯機制”成效,推動園區企業本質安全管理水平和整體應急處置水平不斷提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重點圍繞“雙碳”目標、“雙控”要求,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三位一體”的水環境治理三級防控體系,大力實施“3+2”功能要素提升工程,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宜業園區;全力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提升教育醫療保障水平,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加快養老平臺和文體空間建設,強化困難群眾、獨居老人、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幫扶救助,讓園區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偉大變革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淮安工業園區將聚焦園區主責主業,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勇挑大梁的決心、敢走前列的勇氣,全力以赴用實干實績實效詮釋忠誠與擔當,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園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