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江蘇新聞12月17日電 (陳菁菁)12月15日,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三學生王旭輝等8人獲得了無錫瑞吉德機械有限公司在該專業設立的“太湖人才獎學金”,每人1500元。
“這是我第一次拿到專業對口企業給的獎學金,讓我對這家企業有了更深入了解,今后求職我一定會去試一試。”王旭輝說。
(資料圖)
無錫城市鳥瞰圖。圖片源自“無錫觀察”
為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城市和青年友好型城市,擦亮“無比愛才、錫望您來”城市名片,今年5月,無錫市啟動無錫“太湖人才獎學金”項目,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與國內高校合作設立優秀學生獎學金,成為無錫城市引才的創新之舉。
“項目合作企業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和人才需要,以高校院系為單位設立獎學金,定向獎勵符合企業需求的相關專業優秀學生,并吸引其來無錫實習見習、就業創業。”無錫市人才集團副總經理許錚介紹,集團主要負責“太湖人才獎學金”計劃的市場運作、規范統籌和日常管理,為此專門成立專班工作組,協調企業精準對接高校(院系),確保獎學金計劃的有序實施。
這種激勵方式為招人才穩就業搭建了“新橋梁”。一方面,無錫企業提高了在相關高校的知名度,能提前“物色”優秀畢業生提供相應崗位;另一方面,學生也能更好地了解行業和產業發展現狀,增強來無錫就業創業的意愿。
大學生曾婷是江西人,因出色的在校表現獲得了“太湖人才獎學金”,她表示這份榮譽既是對自己的鼓勵,也體現了企業對人才需求的重視,自己會在專業上繼續精益求精,爭取在無錫創新創業,為這場“雙向奔赴”畫上圓滿句號。
作為吸引人才的獨特招數,“太湖人才獎學金”完全通過市場化方式運作,推出設立基金、理財委托和購買服務三種模式,保障企業自主權、冠名權、知情權。江蘇卓勝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出資100萬元,委托專業金融機構運作,以每年產生的收益部分用于在無錫學院微電子學院設立獎學金,合作期限結束后可收回全部本金,實現企業“零成本”式的獎學金引才。
“應屆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而通過設立獎學金,企業能提前挑選優秀人才,讓他們來工廠熟悉設施設備,提高對行業的認知度。”卓勝微人力資源總監方燕說,半導體領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相比傳統校招模式,這樣的引才方式更加精準、高效。
校地企合作的大門正越打越開。為更好樹立品牌,無錫市委人才辦積極廣泛發動,走訪重點企業190家次,鼓勵企業統一用好“太湖牌”,標準化推進這項工作。
“我們以‘太湖杯’大賽城市賽為契機,先后拜訪西安、蘭州、長沙、沈陽、南京等地高校,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獎學金,同時結合2022‘百校千企萬崗’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百企千才高校行’等活動,多維度拓寬企業引才渠道,做強青年人才‘蓄水池’。”無錫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袁曉雷介紹。
據悉,截至11月底,無錫已有48家企業在43所國內高校設立獎學金73個,獎學金資金池規模達5957.27萬元,受益學生近3000人。
原標題:無錫已有48家企業在43所國內高校設立獎學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