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各地以“四敢”擔當作為加速前行的火熱浪潮中,吳江正以干事創業敢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斗姿態,拼經濟、抓項目、助企業、惠民生,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和國家戰略使命中大展拳腳。
【資料圖】
“踐四敢 促發展”欄目將陸續刊登吳江各地、各部門、各基層代表對于“四敢”的理解、感悟以及實踐,進一步營造鼓舞擔當、鼓勵實踐、支持創新的濃厚氛圍,為吳江實現“世界級湖區”的愿景匯聚思想偉力、鳴奏時代強音。
七都鎮
敢字當頭謀發展
真誠拼搏譜新篇
七都鎮將全面貫徹“四敢”精神,動員全鎮上下敢字當頭謀發展、真誠拼搏譜新篇,齊心協力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七都答卷。
強化機制引導。以容錯糾錯保護“敢為者”。為干部擔當,放寬“容人之量”,鼓勵干部多用風險報備等形式提前防錯、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大膽容錯、以結果為導向及時糾錯,使更多干部放開步子、闖出路子。以用人導向激勵“敢為者”。樹立正確用人導向,重用“腳上沾泥”的、“久經沙場”的、“能打硬仗”的,讓敢為、善為、優為的干部有更大的平臺去作為,讓敢闖、敢試、敢擔當成為廣大干部的自覺追求。以機制保障留下“敢為者”。優化用人機制,做好基層“留人”文章,更好地做到“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
注重學習強身。明晰目標導向。鼓勵全鎮干部立足崗位,“沉浸式”地把自己放在七都發展的歷史長河里,思考工作目標和工作路徑,凝聚全鎮上下、干群一心“爭第一、干唯一、創一流”的奮進之力。加強學習培訓。通過加強集中學習、鼓勵自主學習等方式,不斷提升廣大干部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豐富崗位鍛煉。重視人崗相適,把握干部特點,將敢于擔當的干部安排在關鍵崗位;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在恰當的工作領域中進行適度的輪崗、交流,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加強氛圍催化。汲取真誠拼搏的精神力量。賡續“敢為”的基因血脈,筑牢每一個干部敢想、敢謀、敢為的精神支柱。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動員全鎮上下充分認識全區各板塊對標趕超、爭先進位的競爭態勢,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樹立率先垂范的良好榜樣。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充分發揮領導干部表率作用,踐行“我先上”“跟我上”,一級帶一級,既調動年輕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為干部敢為留足空間,也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助力干部“有為、有成長”。
江陵街道
以敢打必勝的信心決心
推動花港灣建設的美好藍圖化為現實圖景
江陵作為吳江主城區的重要板塊,也是吳江經濟的核心承載區,地處“環太湖科創圈”“吳淞江科創帶”一圈一帶交匯點,是花港灣的“灣主”,當前正迎來十分寶貴的發展機遇。因此,對于廣大江陵的一線干部來說,既感到機遇難得、使命在肩、滿懷激情,又倍感壓力動力并存,必須動真碰硬,以敢為敢闖、真抓實干把花港灣的美好藍圖化為現實場景。
踐行“四敢”要求
江陵街道將
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一是更大力度推進一線攻堅淬煉與專業化輪訓相結合,提升干部敢為的能力和眼界。今年,我們把花港灣片區柳胥碼頭和“吳淞江科創帶”綜合整治作為一號工作,成立專班,抽調20多名各條線年輕干部一線攻堅。
二是更大力度選優配強“帶頭人”隊伍,在引領地方敢闖上發揚“領頭雁”的示范帶動作用。堅持把能打仗、能打勝仗作為選好村(社區)書記、業務科長的重要標尺,及時發現并儲備后備人選。
三是更大力度推動作為與地位相統一,強化敢為敢闖的實績考核和結果運用。落實村、社區干部嘉獎和評優,將考核與年底報酬、干部使用相掛鉤。
四是更大力度推動嚴管厚愛相結合,切實解決敢為敢闖的后顧之憂。更大格局包容寬容一線干部,對出發點、落腳點好的,街道層面給予更多的關心、包容。
江陵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四敢”要求,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全力以赴、敢為敢闖敢拼,為“一圈一帶”、花港灣建設勇擔新使命、多作新貢獻。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賈亦斌
擔當作為敢比強
勇攀質量更高峰
作為一名機關中層干部,我將始終堅持自覺把干部“敢為、善為、能為”作為衡量自身工作“盡職、盡責、擔當”的首要標準和永恒要求。
在實踐工作中
做到以下三點
一、勇當“攻堅者”,在“最后一公里處”敢啃硬骨頭。敢字為先,就是決不能滿足于“底線”,要全力追求“高線”,與最強的拼,與最快的賽,與最好的比。工作中,我將自加壓力,瞄準建設質量強國標桿城市的新目標,建機制,創特色,全力爭取“中國質量獎”零的突破,省長、市長質量獎以及“江蘇精品”“蘇州制造”再創新高,品牌強企做到全省最領先,助力吳江躋身全國首批質量品牌示范區。大力推廣“蘇質貸”,將質量品牌“無形資產”轉為“真金白銀”,讓好的政策直達企業。
二、勇當“沖鋒者”,在“陣地最前沿處”敢破新課題。敢為敢闖,就是要鼓足最大干勁,敢拼敢搶、敢挑重擔。在吳江建設綠色認證先行區上,我們將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挑起先行先試的擔子。培育壯大長三角電梯新技術研究中心,啟動長三角電梯產業質量提升示范項目,打造電梯產業“1小時質量生態圈”,打響“好電梯 吳江造”品牌。在青吳嘉三地率先發布建設綠色認證先行區行動方案,組建服務三地的綠色認證服務中心,率先制定綠色紡織行業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實現吳江綠色認證工作在三地領跑、全省領先,不斷提升示范區的“含綠量”。
三、勇當“搶跑者”,在“重擔最吃緊處”敢于豁出去。當前“環太湖科創圈”和“吳淞江科創帶”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將以“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行動自覺,搶抓機遇,爭取作為,在科技創新的戰車上注入更多質量動能。加快設立開發區質量賦能站,打造1個計量科技創新團隊,爭創首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服務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長三角聯合創新中心(NQI)項目,高水平推動區里第一個省級標委會——工業互聯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形成10大質量管理數字化轉型實踐案例,在中國質量大會上宣介好“吳江做法”。
來源:吳江區融媒體中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