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江蘇連云港一男子在海鮮市場花180多元買了2斤多的梭子蟹,共計三只。當他拿回家稱重后卻傻了眼,捆綁蟹鉗的皮筋竟有8兩之重。9日,連云港海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涉事市場有用皮筋捆綁銷售和不用皮筋捆綁凈重兩種價格,已提醒商戶在經營場所明確標注兩種價格,并提前告知消費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吳先生買到梭子蟹后拆出來的橡皮筋。
“我在網上看到有好幾個網友買到了這種捆粗橡皮筋的螃蟹。”吳先生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昨天(8日)他和朋友去海昌南路的海鮮蔬菜直銷市場里買了三只梭子蟹。“85元一斤,一共2.16斤,花費了183塊錢。”吳先生把螃蟹拿回家稱重,沒有想拆下的6根橡皮筋稱出的重量就有0.81斤,也就是說2.16斤螃蟹中,橡皮筋重量就有8兩,183元的總價中,皮筋就價值68.85元。
有網友表示:“這是要吃螃蟹還是吃皮筋”“這哪是買的螃蟹,這簡直就是買的皮筋刺客呀”。
吳先生表示,不僅在是海昌南路這邊,他發現連云港多個市場,用粗橡皮筋綁螃蟹的現象很多,他還給上游新聞記者展示了一位網友拍攝的商家正在給螃蟹綁皮筋的視頻。
▲橡皮筋稱重為0.81斤。
9日,上游新聞記者致電海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此事,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市場商家在進梭子蟹的時候,就已經自帶了綁梭子蟹的皮筋了。銷售時有一種是沒有綁皮筋的凈重價,還有一種是用皮筋捆綁的價格,一種價格稍微高一點,一種價格稍微低一點。”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執法人員已建議市場主辦單位加強商戶標價管理,要求商戶在經營場所明確標注兩種價格,供消費者進行選擇,也建議商戶在消費者購買之前,事先說明兩種價格。”
據悉,給蟹綁粗皮筋引發的消費者爭議屢有發生。據《華商報》報道,2022年4月,陜西安康一市民就反映,他買的梭子蟹每斤138元,兩只蟹1.76斤,總價242.8元,皮筋重0.78斤,按照梭子蟹價格來算,皮筋價值100多元。據《無錫日報》報道,2022年12月,市民黃先生95元買的蟹,回家一算,捆螃蟹的橡膠皮條就占了9元,經過消委會工作人員調解,商家道歉并退賠兩倍皮筋稱重價。
2020年3月,寧波市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蟹類捆扎和市場銷售行為的通知》,其中明確:蟹類捆扎物重量不得超過單體總重(包括捆扎物)的5%,不過相關投訴依然時有發生。
據《半島晨報》報道,對于為何要在蟹鉗部位綁上皮筋的問題,海鮮攤主們表示,他們賣的都是活蟹,綁住蟹鉗可以防止夾人,另外也可以防止活蟹之間打斗,螃蟹腿掉了不好賣。攤主們都拒絕“裸稱”,因為進貨的時候他們是帶著皮筋重量算的蟹錢,如果賣的時候不算皮筋的重量,他們就賠了。
對此,北京大成(重慶)律師事務所聶煒昌律師表示,“皮筋的重量占到了梭子蟹總重的三分之一,顯然是不合情理的。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商家的這種行為已經嚴重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甚至有欺詐的嫌疑”。
相關法律界人士表示,消費者可以通過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原標題:買2斤梭子蟹橡皮筋占8兩 連云港海州區市監局:是否綁皮筋有兩種標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