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向海而生、因港得名。
立足于大陸橋交通走廊起點和國際樞紐海港定位,連云港逐漸探索出一條港產城全面轉型升級的現代化新港城發展之路。
(相關資料圖)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大幕拉開,伴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發布,也為連云港“后發先至”指明了奮進的方向。
開放引領
港產城全面轉型升級
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開放是連云港最大的特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指出要“區域協調發展”。
近年來,連云港堅持陸海統籌,推進陸海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陸海通道戰略樞紐。
圍繞海洋科技創新、產業高端發展、濱海風貌塑造、沿海生態保護、綜合交通提升、更高水平開放六大方面,連云港正持續開展攻堅行動。而伴隨著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加速崛起,新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的快速發展,連云港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也在加快成型。
錨定“十四五”末建成“千萬標箱東方大港”目標,連云港做足隴海線文章、融入長三角發展。持續深化與上海港的多元化合作,全面對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優質資源,推動合作事項上規模、上層次、出效益,構建長三角北翼強港。
同時,連云港持續升級港航服務功能,加快集聚現代物流、數字金融、國際航運等商貿業態,實現沿江、沿海、沿陸橋貫穿鏈接,由吞吐港、產業港向貿易港、信息港邁進。
開放一直是連云港的鮮明底色。始終深入實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以港興市”核心戰略的連云港,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進程中正不遺余力。
重大項目建設
點燃產業發展新引擎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項目是發展的命脈。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推動連云港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是重要抓手,也是“強引擎”與“壓艙石”。
今年以來,連云港將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要事”來抓,一方面以上海、浙江等為重點,主抓長三角地區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高端紡織等產業招商工作;
另一方面,以北京、天津等為重點,主抓京津冀地區央企、大型國企、知名外企招商工作……
圍繞招商引資,連云港構建多層次多方向的運行機制,組建“7+4+2+N”招商網絡體系,有效形成招商合力,有針對性地招大引強、聚鏈成群,持續壯大產業規模。
同時,連云港提出明確的招商引資目標——2023年全市招商引資目標是奮力攻堅“十百千”、確保實現“四三二”:
招引落地過百億元項目 10 個以上、過 10 億元項目 100 個以上、過億元項目 1000 個以上;新增簽約項目總投資 4000 億元以上,簽約轉開工項目總投資 3000 億元以上,引進項目年內實際完成投資和新增內外貿額 2000 億元以上。
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市場主體的信心、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是更快更多的產出,歸根到底,要落到營商環境的優化上。
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項目的落地離不開良好營商環境的吸引,只有馳而不息優化營商環境,才能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好發展環境。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以來連云港一體推動“五個環境”持續優化,以扎實舉措筑牢“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堅強后盾。
“綠色”發展刷新城市底色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在連云港現代化產業體系日漸完善的今天,推動城市各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始終是連云港的不變追求。
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到,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生態環境保護的底色關乎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近年來,連云港實施“顯山、露水、透綠、現藍”的城市發展戰略,突出自然稟賦特色,建設“山、海、城”相依,“水、綠、田”交融的城市綠色生態空間。
同時,通過規劃建綠、生態修復、拆遷增綠等方式,連云港建設了和安湖濕地公園、月牙島濕地公園、新絲路零點公園等高品質綜合公園和一批口袋公園。
連云港還依托城市河道打造濱水生態綠廊,實施玉帶河、東鹽河、排淡河、沙汪河等生態廊道建設,建成濱水綠地1600多公頃,初步實現“綠帶環繞、碧水潤城”目標。
兼具綠色與發展,連云港也緊盯國家新能源發展政策,積極搶抓能源轉型發展機遇。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今年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連云港是江蘇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擁有核電、光伏、風電等多個產業相關產業工程也在加快推進。如今,在港城新能源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國內領先的風機葉片生產基地持續打破行業紀錄,單體規模居全國前列的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加快探索建設新模式,核電、風電、太陽能、波浪能等綠色能源業態齊頭并進……
別有世間曾未見,一行一步一花新。依靠綠色發展實現戰略轉型的連云港,把“生態立市”作為鮮明導向和主動選擇,逐漸走出了新的發展節奏。
“產業”、“項目”、“營商環境”、“綠色發展”……這些在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各大會議里中高頻出現的詞匯,再次為連云港指明了新的一年的工作重心和攻堅方向。
遠路無輕擔,后發先至需要比拼誰的肩膀更能擔當。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連云港找準定位,揚鞭奮蹄,讓中國式現代化在港城大地展現出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
標簽: 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