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實的,也是扭曲的,有些角度喜歡凝視,視線游走,也容易模糊,但好像某種秩序總會找到自然的呈現。因為現實的無力,只有瞬間的出離才能通向自我。”
——吳杉
1983年吳杉前往芝加哥藝術學院接受了完整的現代藝術教育,在西方生活工作的二十余年中,逐漸形成極具個人特質的抽象語言。簡練而纖細的線以或“顯”或“隱”的狀態反復勾勒、浮現、交匯、恰合。 2006年吳杉回到文人雅致氣息濃厚的杭州生活與工作,選擇了大漆這種特殊媒介,與過往形成的語言在巷弄與曲院間相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吳杉的作品中,是藝術家日復一日的日課,也是其面對自我,觀察自我時的疊加與收集。這根線所形成的生命節奏里,吳杉似乎在單純的表現輪廓。他讓線成為流淌的思緒,帶領這些形狀在空間中豐茂生長。我們或許能從這些輪廓中看到自然的影子,卻無法從中識別一片葉子、一根枝條的具體形象。他的線在此隱密的滋長,深入,它們似乎成為追索內心寧靜時遺留的痕跡,隨著藝術家思想與情感的延伸愈加恰合。吳杉將昆曲的音律感與園林的意味共鳴,取以寥寥意象,形成獨有的律動和節奏。在“靜”與“動”間,與大漆的創作過程一同回應著身體的感官體驗 。
這種含蓄而幽謐的脈動與傳統園林和昆曲暗暗應合,也正是本次展覽主題的來源。園林作為私人庭院,隱蔽而私密,常采用曲徑通幽的構造。潮濕而氤氳的氣氛流淌于空氣中,在亭榭廊檻、山水花木間,為觀者營造出一種富有變化和探索性的身體體驗。具象的假山造景與院落磚瓦在空間中錯落,并不完全暴露在觀者面前,而是巧妙地隱藏或部分展示,以不受侵擾之姿安居一隅。園林對于自然與人文關系的呈現,絕不止于簡單的制造流水、綠葉、繁花和居所,而是以極為抽象且化繁為簡的方式呈現出對自然的理解與轉化。作為安置精神與欲望的住所,這種選擇關乎每日生活的期許,也正是園林意趣的彰顯,伴隨著光線流轉而構建出對時間和個體感知的理解。
吳杉作品中的景致是隱現的,這里沒有直接通往結論的直線,就像在園林中找不到一條刀割般筆直的路。而在他作品中的這條線,正是連接藝術家私人精神層面的通道,在無形的內在世界中編織有形,形成對外在周遭極為簡略而緊密的復現。最終在堅固的成熟結構中逃離,并尋求新的眼光和建構。或許,這是藝術家低調而沉靜的邀請:剝去厚重的外界包裹,于自我的內在期許中獲得輕逸,在精神的園林中曲徑“探幽”。
關于展覽
展覽名稱:吳杉《探幽》
展覽時間:2023.7.01-08.06
展覽地點:站臺中國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中?街 D07 100015
關于藝術家
吳杉,1960年生于中國杭州,現生活和工作于杭州。1982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1983年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研究院學習后獲碩士學位。2006年回國,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德學院教授。曾在順德華僑城盒子美術館、南京北丘當代美術館、華·美術館、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中國美術館、湖北省美術館、福建省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美國威斯康新州馬修弗德新視覺美術館、印地安那州南本德美術館、美國伊利諾州懷斯立洋大學莫威畫廊、芝加哥海德公園藝術中心等畫廊和機構舉辦展覽 。
關于站臺中國
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Platform China Contemporary Art Institute) 建立于2005年,主空間位于北京798中二街 D07號。 站臺中國深度參與當代藝術與文化的生產和傳播,致力于藝術的傳承與新文化的創造,面向當代最優質藝術家的工作持續發掘并推動,是深得當代藝術界共識的當代藝術機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