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家庭醫生日,重慶市2023年“世界家庭醫生日”主題宣傳活動在重慶大學附屬沙坪壩醫院舉行。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組建了以2.69萬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為核心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8770個,為居民提供連續性、個性化的衛生健康管理服務。
▲重慶市2023年“世界家庭醫生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相關資料圖)
據介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居民通過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訂一定期限服務協議的方式,與家庭醫生建立長期穩定的契約關系。2016年,我市全面啟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小孫,我膝蓋有點痛”“我今天搞忘吃降壓藥了”……這幾日,由于天氣變化大,九龍坡區二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孫方勝的微信不時會跳出叔叔阿姨們的“求助”,這些叔叔阿姨都是她的簽約對象,遇到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總會咨詢她。
“這證明他們信任我,我這個家庭醫生沒白當。”孫方勝會仔細地回復他們的問題,并給出專業建議。
作為家庭醫生,孫方勝和她的團隊會為簽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基本醫療、預約轉診、藥學、長期處方等服務,很受居民青睞。
據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簽約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外,我市還讓二級、三級醫院的1655名專科醫師,加入到家庭醫生團隊中,增強了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能力。
“近年來,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內容也逐漸豐富。”該負責人說,我市制定了《重慶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范》(第一版),明確了家庭醫生服務內容,并分層分類設計個性化簽約服務包,提供“菜單式”服務。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推出不少個性化簽約服務包,比如九龍坡區二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了亞健康調理包、疼痛治療包、醒脾健胃調理包、免疫提升強化包、小兒康養包等10余種個性化康養包,以免疫提升強化包為例,家庭醫生會針對不同群體提供敷貼、香囊等中醫外治技術;綦江區衛生健康委則針對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慢阻肺患者、孕產婦推出個性化服務包“模板”,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在此“模板”上根據自身特色向簽約居民提供定制化服務。
此外,我市各區縣建立了以醫共體牽頭醫院為慢病管理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站、村級慢病管理工作室的三位一體慢病管理網絡,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分為綠標、黃標、紅標三種顏色進行服務管理。
為提高簽約服務質量,我市還初步建成家庭醫生“號源池”,將不低于20%比例的預約號源作為家庭醫生專用號源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方便簽約居民就醫轉診。
“下一步,我們將健全簽約服務收付費機制,加快推進簽約服務信息化建設,強化簽約服務評價,讓家庭醫生真正成為居民健康‘守門人’。”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