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生活垃圾“過時投放”不再成錯。當前,在吳江區江陵街道,為讓垃圾分類投放更加貼合居民工作生活節奏,當地12個小區,38個清潔屋,設立“過時投放”新模式,方便居民,尤其是“上班族”投放垃圾。
垃圾投放可“過時”,服務百姓不過時。垃圾分類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體現了一座城市的社會文明水平。去年7月,江陵街道的龍庭花園小區打造了吳江首個垃圾分類“過時投放”點位,至今成效顯著——小區居民主動垃圾分類意識有較大提升,落地垃圾從試點前50包減少至5包以下,廚余垃圾每天增加約150斤,增長率達9%。
“我平時上晚班,早上起床比較晚,中午在家做飯,又不能趕上晚上的點去扔廚余垃圾,垃圾要囤個一兩天才能扔,到了夏天廚余垃圾容易發臭,增設過時投放點以后就方便多了。”龍庭花園小區居民李女士說。
因成效顯著,居民歡迎,如今,“過時投放”這一模式在江陵街道正加速普及。
“有些小區群租戶較多,多數居民工作‘三班倒’,作息和投放時間沖突,居民因此頗多怨言。”江陵街道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凌榮說,為解除群眾“投放”之憂,江陵街道決定優化分類定時投放模式,做實做好垃圾分類這件事。
“我們走訪調研發現,調整優化生活垃圾投放時間是目前最為務實的可行路徑。即在小區內適當設置過時投放點,延長清潔亭開放時間。”凌榮說。
在確定試點小區這個首要環節,江陵街道采用了“自下而上”的自薦方式。先由意向強烈的社區自主報備試行小區名單,再由工作人員實時觀測垃圾分類監控平臺,考察所上報的小區是否存在散落垃圾等嚴重問題,并與社區和物業召開對接座談會。篩選出待定小區和點位后由物業在小區樓道、清潔亭張貼公示7天,確認得到居民認可后再落地實施。
目前,江陵街道已在龍庭花園小區、吳越領秀、瑞景國際、江南華府、麗灣國際、迎春樂家等12個小區,38個清潔屋,設立“過時投放”新模式,開放時間段為6:30至22:00,并在周末和節假日增加清潔亭午間開放時間,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下一步,江陵街道將分三個批次逐步對街道千戶以上大型小區推行“過時投放”模式,試點“無人督導”,強化精準宣傳。同時,組建“秀美江陵”志愿者隊伍開展垃圾分類入戶宣傳、清潔屋現場督導值守以及過時投放專項勸導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吳城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