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葉文波
通訊員 張賓 鄧洲 顏軍 劉艷
“黑鸛已經來天興洲了,10月10日就到了,相比去年又提前了7天!”昨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市觀鳥協會得知了這一好消息。從2014年開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黑鸛已經連續9年來到武漢市洪山區天興洲越冬。2021年,天興洲的黑鸛數量最多達到38只,為目前國內在市中心三環線發現黑鸛的最大數量。
(資料圖片)
天興洲上的黑鸛 (武漢市觀鳥協會顏軍攝)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在湖北武漢開幕,這是中國首次承辦這一國際濕地盛會。這場國際濕地盛會花落武漢,意味著近年來武漢在濕地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今年,黑鸛將與武漢一起,共赴這場江湖之約。
黑鸛連續第9年來天興洲過冬,去年多達38只
天興洲是長江武漢段最大江心洲,洲灘面積17.9平方公里,生態原真性保存較好,是武漢腹地的一片重要濕地,也是長江鳥類遷徙、魚類洄游的重要生態廊道。
黑鸛在天空翱翔 (極目新聞記者李輝攝)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在洪山區園林局林防中心工作人員帶領下,徒步在天興洲上觀測黑鸛的蹤跡。在洲灘上,記者耐心蹲守遠眺,終于用相機捕捉到了黑鸛的身影。黑鸛身上的羽毛,除了胸腹部為純白色之外,其余地方均為黑色,且有光澤,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會呈現出多種變幻光澤,常見的有青銅色、紫色、綠色,看起來十分美麗。
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2014年,武漢市觀鳥協會監測志愿者首次在天興洲觀測到12只越冬候鳥黑鸛。每年冬季,作為候鳥的黑鸛會以家庭為單位,從北方來到南方越冬。位于長江中下游的武漢,一直是黑鸛的越冬地。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黑鸛在武漢幾乎絕跡,只有零星的觀測記錄。2014年的發現讓志愿者們十分興奮。
黑鸛在天空翱翔 (武漢市觀鳥協會顏軍攝)
黑鸛在天空翱翔 (武漢市觀鳥協會顏軍攝)
他們每年堅持監測,發現黑鸛每年都來天興洲越冬,且數量逐年增多。2021年,天興洲的黑鸛數量最多達到38只,為目前國內在市中心三環線發現黑鸛的最大數量。
“不僅數量越來越多,近3年來的時間也越來越早。2020年是10月30日,2021年是10月17日,今年又提前到10月10日?!蔽錆h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截至2022年,黑鸛已連續9年于每年10月遷徙至天興洲,次年4月下旬離開武漢,天興洲已然成了黑鸛種群的固定越冬地。
236類鳥兒愛上天興洲,洲灘鳥類尤為豐富
在拍到黑鸛之后,記者在天興洲還拍到了白鷺等保護鳥類。
天興洲上的白鷺 (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攝)
天興洲上的白鷺 (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攝)
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委托市觀鳥協會,按照國家生態環境部《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首次對天興洲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沙灘生物多樣性調查。這次調查的范圍為天興洲外圍洲灘,共收錄到鳥類23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包括黑鸛、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黃胸鹀;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6種,省重點保護鳥類48種。
調查結果表明,天興洲生境以洲灘為主,森林主要是用來防風固沙的人工林,和其他濕地保護區相比,其生態系統較為單一,生物多樣性等級一般。但天興洲的鳥類很多,是重要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特別是洲灘鳥類尤為豐富。
為何黑鸛等鳥兒如此熱愛天興洲?洪山區園林局林防中心主任秦露介紹,成年的黑鸛,要高過人的膝蓋,體重在5斤左右,體長為1米左右,黑鸛毫無疑問是一種大型的涉禽,它長長的尖嘴和令人羨慕的“大長腿”,都是為了更好地在濕地、水面覓食。
天興洲上的黑鸛 (武漢市觀鳥協會顏軍攝)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天興洲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人為干擾相對較少,黑鸛為涉禽,喜歡淺水和灘洲,每年秋冬枯水期,江水回落后,天興洲顯露出足夠大的沙灘,為鳥兒提供了棲息地,加上四周環江魚蝦很多,又提供了十分豐富的食物,讓這里成為黑鸛和其他鳥兒的樂園。
建立野生動物救護基地,多措并舉保護生態
當天,極目新聞記者來到天興鄉復興村的一處民房,看到了洪山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
洪山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 (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攝)
基地占地面積近5畝,分3期工程逐漸完善,目前第一期使用建筑面積為177平方米,配備麻醉機、顯微鏡、血球儀、X光機(DR)、手術床等專業診療設備。基地的主要工作包括救護、收容、疫病監測和宣傳科普教育等,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
救護基地的鳥舍 (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攝)
該基地由洪山區園林局籌建,得到了武漢市觀鳥協會和天興鄉政府的支持。秦露介紹,在沒有救護任務的時候,市觀鳥協會的志愿者不定期在基地開展野生鳥類保護公益宣傳;一旦出現野生動物需要救治時,園林局聘請的武漢聯合動物醫院的專業獸醫就會及時出診,提供一站式救助。目前,洪山轄區40多只鳥兒在基地得到了救治,包括白鷺、夜鶯、翠鳥、貓頭鷹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救護基地的診療設備 (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攝)
“大家都是為保護野生動物走到了一起,希望攜手把這項公益事業做好,為生態保護貢獻力量?!睂τ谏鐣M織的積極參與,秦露充滿感激。近期,洪山區園林局林防中心還準備在天興洲建起“野生鳥類監測智能識別系統”,通過聲音、畫面來捕捉,實現對野生鳥類出現時間段、地點的監測,進而準確發現更多近危及瀕危鳥類,科學掌握候鳥的習性和遷徙規律。
為了保護黑鸛和其他野生動物,政府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系列措施。2021年3月,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將天興洲等3處野生鳥類棲息地納入保護范圍。去年底,洪山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告,禁止在天興洲灘涂內開展任何經營活動,灘涂上不允許進行越野競技、野外露營、野炊燒烤等,讓天興洲回歸自然本色。洪山區各職能部門不定期組織開展“凈灘活動”,撿走垃圾,為鳥兒留下一片凈土。
“根據我們最新的觀察,發現黑鸛不像以往聚集在一小片灘涂,洲頭、洲中、洲尾、南岸等地區都發現了它們的蹤影?!鳖佨娬f,這說明人類活動對黑鸛的影響已經大大減小了,黑鸛很適應在天興洲上的生活。
(來源:極目新聞)
標簽: 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