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道香港中美焦點網站12月22日發表題為《一個反霸權聯盟正在強化》的文章,作者是克羅地亞—亞洲研究所顧問萊昂納多·迪尼奇。文章摘編如下:
俄烏沖突迅速揭示了美國及其盟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將美元武器化來針對地緣政治敵人。然而,盡管不那么“統一”,但世界其他國家的反應卻是一致反對美元主導地位和華盛頓的制裁。
俄羅斯在整個俄烏沖突期間的外交努力令人驚訝,因為它成功地與除北美和西歐以外的幾乎所有國家保持了共同利益。例如,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土耳其和俄羅斯將不可避免地在烏克蘭問題上產生分歧并發生爭吵,但普京卻設法通過提議在土建立歐洲天然氣樞紐勸住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此同時,土耳其表示希望提升其在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地位,該組織與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成員有很大重疊。
上合組織是一個泛歐亞運動,其重點是多極化帶動的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合作。上合組織的領導者也領導著金磚國家,這就將其地緣政治利益進一步擴展到非洲和拉美。
曾在美國吉米·卡特總統任內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警告說,“反霸權聯盟”這樣一個多元化大國聯盟將導致美國在歐亞大陸的敗落。
“反霸權聯盟”限制美國在歐亞大陸力量的“最簡單方式”將是限制石油美元以及美元作為一個整體在國際市場中的重要性。美元的主導地位可能不會很快被動搖,但全球對黃金的追捧已經使美元作為對不穩定全球金融秩序信心保證的最后貨幣顯示出脆弱性。
在國際舞臺上,美元已經成為通過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懲罰敵人的武器,這在俄烏沖突開始后變得異常清楚。世界其他國家對美元武器化的反應是,討論建立一個由金磚國家貨幣組成、由黃金支持的新全球貨幣儲備的可能性。
今年早些時候,烏干達政府說,在該國進行的勘探發現了大約3100萬噸黃金儲量。
就全球金融和世界經濟而言,力量平衡正在迅速向非西方國家轉移。在烏干達發現的黃金,再加上俄烏沖突期間美國實施的制裁,這些都表明需要發展一個非美元的全球金融體系,以避免未來的制裁。如果中國、俄羅斯及其伙伴宣布它們持有的黃金超過美國,這將嚴重打擊美元的信譽。如果烏干達與金磚國家合作,推動世界進一步去美元化,那么全球金融體系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迅速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