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云南省人類精子庫倡議大學生捐精”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同一天,陜西省人類精子庫也向剛開學的駐地大學生發出捐精倡議。
10日,相關機構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因疫情原因封校管理,前兩年志愿者較少,但患者每年都有,因此開學季他們發出了捐精倡議。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的捐精主力軍就是在校大學生,但由于精子需要超低溫保存,對精子條件要求較高,志愿者通過率不超過20%。
【資料圖】
多地精子庫倡議大學生捐精
“捐精倡議書”“致昆明大學生”“完成全部捐精流程可獲4500元補貼”……2月7日、8日,云南省人類精子庫微信公眾號連續兩天向昆明大學生發出捐精倡議,并介紹了捐精的益處、報名條件、補助及流程等,公布了多種方式的報名渠道。9日,“云南省人類精子庫倡議大學生捐精”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同日,陜西省人類精子庫也向剛開學的西安大學生發出捐精倡議。
陜西省人類精子庫(圖源:微信公眾號)
10日,極目新聞記者多次嘗試聯系云南省精子庫,電話始終沒有接通,但極目新聞記者在該精子庫一名工作人員的微信簽名中看到,“最近報名數量激增?!?/p>
極目新聞記者致電陜西省人類精子庫公開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近期網絡的宣傳,咨詢人數確實比較多,可以按照公布的報名辦法在網上預約,符合報名條件及禁欲3到7天的人員,也可以直接前往現場咨詢,正常工作日及周末均有工作人員接待,取精室是絕對獨立的私密空間。
“先來檢查精液質量,精液質量合格再檢查血液質量,如果都沒問題就可以正式捐獻?!痹摴ぷ魅藛T表示,6個月捐6到8次,每次合格補貼300元,完成捐獻后半年再復查,沒有潛伏期較長的傳染病再發2500元,總共加起來約5000元補貼。
志愿者精子合格率僅約20%
云南省人類精子庫發布的捐精倡議部分截圖
上述工作人員還表示,由于精子需要超低溫保存,對精子條件要求較高,志愿者通過率不超過20%。對于符合條件的志愿者需要捐6到8次,對身體并無不利影響,一名志愿者的標本只能提供給5名患者使用。前兩年因為疫情原因,大學生封校管理,整體志愿者數量較少,但每年都會有不少有需求的患者,因此,每逢開學季,他們都會發出這樣的倡議,“畢竟年輕人的身體好。”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捐精者符合的條件,兩家機構都有明確要求。年齡20到40周歲、身高不低于165厘米,甚至學歷都要求大專以上。
據春城晚報報道,云南省人類精子庫2019年正式運行。該精子庫負責人介紹,在當時接待的267位志愿者中,合格率僅為19%。除志愿者招募難外,篩選條件嚴苛是精子標本數量少的主要原因?!耙幻细竦闹驹刚?,需要每毫升6000萬以上的精子濃度,是普通男性生育標準的3倍。目前很多男性生活壓力較大,不達標的志愿者較多?!痹撠撠熑苏f。
上述報道還提到,云南省人類精子庫還有很多人性化的服務。在選擇標本時,可應不育患者要求,盡量選擇與患者外貌特征相近的標本予以支持。
誤入“重金求精”詐騙陷阱
“我們是國家衛健委批準設立的,對于志愿者的隱私將會絕對保密?!鄙鲜鲫兾魇∪祟惥訋旃ぷ魅藛T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人類精子庫的設立與輔助生殖技術是同步進行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試管嬰兒。
據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消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國內經批準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僅有27家。極目新聞記者在該表格中檢索發現,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陜西省婦幼保健院)和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列其中,他們設立的分別就是陜西省人類精子庫和云南省人類精子庫。
國家衛健委婦幼司公布的經批準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名單(網頁截圖)
根據各地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的捐精主力軍是在校大學生,吸引他們的多是較高的捐精補貼。據報道,2003年,廣東首個精子庫成立時,捐精還屬于社會新生事物。一名男大學生緊張地走進了廣東精子庫所屬醫院——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院。他是在當地報紙上看到的捐精廣告,從不抽煙喝酒,身體健康的他在猶豫一陣子后作出了捐精的決定,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獲取報酬,另一部分原因是覺得這件事情“挺有意義”。
然而,除了國家正規的捐精機構,一些人也利用捐精者賺錢的心理,設置了“重金求精”詐騙陷阱。2012年2月,重慶涪陵區一個41歲單身男子周正清(化名)遭遇了捐精騙局。他在網上看到一位富家千金求捐精的廣告。廣告稱,一香港富家小姐老公出車禍,無生育能力,希望找到一個人捐精,事先需付精子鑒定費。求財心切的周先生先后6次向對方匯款3萬余元,直到最后一次匯款,他才意識到上當受騙。
取精室內景(圖源:云南省人類精子庫微信公眾號)
捐精要求身高168cm和大專文憑
算是歧視嗎?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2月9日,陜西省人類精子庫官方發布致西安大學生的捐精倡議書,呼吁廣大近期返校的西安大學生奉獻愛心。捐精者需滿足一些基本要求,精液篩選合格,完成全部捐精流程后,將獲得總計5000元左右的捐獻補貼。其中,關于身高168cm以上,學歷大專及以上的要求引發爭議,有網友質疑稱:這是不是一種歧視?(據2月10日中國新聞網)
陜西省人類精子庫的倡議頁面 (來源:官網截圖)
近日,云南、山西等多地人類精子庫都趁著開學季發出了捐精倡議,這種倡議不是第一次發起,但由于人類精子庫及與之相關的輔助生殖技術,涉及的法律關系、主體都比較復雜,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話題性,所以每次都會引發議論。而最引人注意的,最激發網友玩梗欲望的,依然還是捐精要求和補貼。
很多對捐精流程不了解的人,會想當然地覺得,捐精簡單輕松,對身體的要求肯定不如獻血那么嚴格,還有幾千元的補貼,聽上去就是很劃算。于是有網友借機玩梗寫段子,說什么“靠自己的實力買房的時候來了”“捐精都要大專學歷,果然還是知識改變命運”“陜西給出了高質量男性的標準”,也就由此引發了捐精要求身高和學歷是不是“有錢不讓大家一起賺”,是不是存在歧視的討論。
這種討論的前提,本身就是謬誤的。歧視是與損失相關聯的,唯有對人以不平等的眼光對待,使之受到損失,才構成歧視。認為捐精有門檻是一種歧視,本質上就是將捐精視為有償的“賣精”,將補貼視為報酬,才會覺得有要求是一種歧視。
但事實上,建立人類精子庫也是一項本本分分的公益事業,捐精也是正正經經的人道主義行為,是不能純粹以經濟利益來衡量的。之所以會有補貼,是因為捐精的要求比較高,整個過程也很長,符合條件的志愿者需要捐6到8次,有的甚至要捐到12次,還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適當的補貼也是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為不孕不育的家庭帶來新生命的希望。既然補貼不是報酬,行為不屬有償,也就不存在歧視一說。
全國的精子庫對于捐精者的身高和學歷,大多都有要求,一方面是業內人士在實踐中的普遍感受是,擁有一定知識文化水平的志愿者,對于捐精行為的認識會更為準確和全面,捐獻過程也會順利很多;另一方面,人類遺傳學尚有太多未知領域,雖不能說是“龍生龍,鳳生鳳”,但遺傳基因對人影響很大,是深入人心的科學常識。申請者會希望供精者各方面都比較優秀,也是人之常情。精子庫對供精者設置一些門檻,也是為了助力優生優育,為下一代負責。
雖然大家在網上討論得很熱鬧,但現實中捐精的人并不多,否則精子庫也不會公開發出倡議了,這也可見,多數人對于這件事還是抱著一種調侃獵奇的心態,并沒有將其當作認真的公益事業對待,也存在很多誤解和顧慮。而關于捐精的討論頻頻歪樓,也說明相關的嚴肅科普是比較缺位的。
各地的精子庫一直都在強調,捐精和獻血、獻造血干細胞一樣,都是在做好事、獻愛心,是很光榮的行為,但如何讓這種觀念深入人心,真正在社會層面上提升捐贈的積極性,為人類繁衍存續做出貢獻,還是要在答疑解惑,科普宣傳上多下些功夫。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謝茂 丁鵬 評論員:屈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