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整根人參泡茶,保溫杯里放枸杞,這樣的操作出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身上。最近,跑中藥房又成了青年人社交圈里的養生消費新事物。其火爆程度,不亞于這兩天“醬香拿鐵”的風頭。
抓住夏天的尾巴,年輕的朋友爭相來到中藥房,和以往抓藥不同,更多人是為了購買養生茶飲。現下最火的當屬酸梅湯,帶著中藥香的中藥茶飲成了“新寵”。
養生“新招” 上網絡熱搜:
(資料圖片)
去中藥房抓藥,近2000萬網友圍觀
在網上,中藥版酸梅湯的視頻爆火,“流行花十元去中醫配酸梅湯”的話題一度登上短視頻平臺熱搜,近2000萬網友圍觀。不少網友在網絡平臺分享了酸梅湯的配方與購買渠道。浙江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小程序公告稱:目前酸梅湯供不應求,為保證藥品質量暫緩供應。
武漢醫生稱:
咱湖北也有好東西!
酸梅湯火了,據中醫介紹,它屬于中醫茶飲的一種,非常適宜夏季使用。它主要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提神醒腦,還能有一些健脾的功效。不止是酸梅湯,在我們日常引用的很多東西中都來源于中醫茶飲。
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部負責人楊家耀主任醫師說:“中醫茶飲這一點實際上是源遠流長的,大家可能有時候沒有反應過來。比方說以前看到我們老師泡了一杯茶,里面總有胖大海,有點羅漢果,我們還笑著中年男人保溫杯里面永遠泡著一點枸杞,實際上這都是一些茶飲?!?/p>
酸梅湯在夏季飲用,效果非常適宜。但隨著目前已經逐漸入秋,而且,湖北武漢的地理位置、區域氣候與浙江杭州有一些差異,那么湖北人在引用茶飲時就要根據季節、地域的特色進行調整,而不是盲目照搬。
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部負責人楊家耀主任醫師說:“我們大體的原則叫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第一。第二,地域特色。比方說我們這邊秋燥還是很明顯,但是沿海地區秋天還是潮濕的,氣候還是有一點有一些季風性的氣候,所以說季節也會不一,地域和季節,這影響了我們的選擇。”
祖國傳統中醫博大精深,說起茶飲,楊家耀表示最適宜湖北當地季節特色的當屬小吊梨湯。
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部負責人楊家耀主任醫師說:“梨、西洋參和一點麥冬,煎煮30分鐘就可以飲用了。還是養陰潤燥、清咽止咳的?!?/strong>
如果有朋友覺得每次烹煮小吊梨湯過于麻煩,楊主任也建議大家可以考慮橘紅白茶等各種茶飲。據武漢市第一醫院介紹,他們已經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結合湖北的季節地域特色制定了一系列方劑,中秋節前夕,市民就可以登錄醫院互聯網醫院咨詢了解。
來源:湖北經視《經視直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