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今年以來,江蘇經濟運行平穩向好,市場需求加快恢復,但預期不夠穩定、部分經營主體較為困難的現象仍然存在,需要及時有效的政策呵護,幫助解決急難愁盼,也需要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提振發展信心。省委、省政府印發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小蘇帶你一起了解。
持續減稅降費
“房土兩稅”下半年再減40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減稅降費是對經營主體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措施之一。今年上半年,江蘇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零售、倉儲行業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暫免征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實施半年來,共有10.2萬戶納稅人受益,免征稅額達到43.3億元。為鞏固擴大效果,《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將“房土兩稅”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續到今年12月31日,進一步支持困難行業和小規模納稅人復蘇發展。
江蘇省稅務局財產和行為稅處處長沈虎介紹,從省稅務局和省財政廳聯合開展的千戶企業問卷調查結果來看,企業普遍對“房土兩稅”優惠政策認可度高,認為該項政策精準聚焦困難行業和小微群體,辦稅流程簡便、紓困效應明顯。“這一次優惠政策延期以后,我們將全面篩選符合優惠條件的納稅人 ,精準推送、精確指導,助推政策找人。同時我們還將在稅收征管系統中不斷優化‘一鍵確認’等功能,讓納稅人申報流程更簡化。全年預計減免稅額將達到80億元以上。”沈虎表示。
審慎包容監管
持續優化完善免罰輕罰清單
如何在維護市場公平公正秩序的同時,為經營主體營造相對寬松、健康的發展環境?《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持續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建立健全經營主體容錯糾錯機制。例如,對綠色發展領軍企業、納入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的企業,除特定情況外,一般不進行現場執法檢查。對市場監管領域經營主體涉嫌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的,一般不對相關財物等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據了解,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江蘇先后為3.2萬家經營主體依法實施免罰輕罰。其中,免罰輕罰對象是個體工商戶的案件占六成,減輕小微主體經營負擔效果明顯。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法規處處長吳金燕告訴小蘇,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是為了通過“有溫度的執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規范引導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增強經濟內生動力,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今年我們將研究出臺3.0版免罰輕罰規定,優化完善免罰輕罰清單,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提質擴面,發布市場監管涉企行政合規指導清單,精準聚焦經營主體高頻多發的違法行為,提出有針對性合規建議,靠前指導經營主體解決‘什么是違法、違了什么法、如何不違法’的認知不足問題,讓經營主體認識違法風險點,做好風險防范,從源頭上推動經營主體依法生產經營。”吳金燕說。
此外,《若干政策措施》還提出,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將中小微企業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資金貸款規模提升至200億元;從加大用地支持、規范涉企收費、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更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優化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強化高質量發展法治保障,避免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措施,以更優營商環境激發更多發展活力。
(來源:“評新而論”微信公眾號,記者: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郭藝 沈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