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冰箱里需要儲備的食物日益增多,但對于家住廣德市桃州鎮塘口村的方正勤來說毫無壓力,這得益于他在村里生態美超市用積分新換取的大冰柜。今年10月14日,由于方正勤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投資投勞,主動將家門口凌亂不堪的彩鋼棚改為防腐木的亭子,經過塘口村生態美超市積分評議小組評議、公示,授予他積分獎勵,這也是桃州鎮推動文明新風吹遍美麗鄉村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桃州鎮立足群眾精神生活需要,厚植文明沃土,將文明創建融入基層黨建、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社會治理等各個方面,帶動鄉村振興步伐不斷加快,村容村貌和村民精氣神都煥然一新。
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資料圖)
“這次培訓讓我收獲很多,包括預防草莓病蟲害、草莓種植技術、增產技術,還給我們建立了技術指導微信群,給我們這些新加入的草莓種植戶增添了信心。”這是桃州鎮佛堂村草莓種植戶張乃義參加完學習培訓后在微信群里寫下的感悟。
桃州鎮將服務陣地前移,把文明實踐基地建在種植園中,打造涵蓋理論宣講、技能培訓、科技普及等特色服務的文明實踐“根據地”,提升了服務產業、服務群眾質效。近年來,支持發展草莓、蔬菜大棚2000余畝,新增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家、市級示范合作社1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4家。佛堂草莓種植基地引領特色農業發展提檔增速,和平水蜜桃、高湖葡萄、富家村圣女果、南塘茭白等農產品品牌效益不斷凸顯,農民人均純收入持續提升,有效實現了“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繪出強村富民的美好藍圖。
移風易俗吹動文明新風
“這種宣講形式特別好,我們老百姓樂意看,接地氣。移風易俗我們也很支持,勤儉節約、孝老愛親本就是咱們的傳統美德。”在桃州鎮移風易俗進鄉村藝術化流動微宣講活動現場,和平村村民組長劉連文連連點贊。
近年來,桃州鎮不斷深化移風易俗工作,持續開展“道德積分制”、鄉風文明評議、“身邊好人”評選、好人巡講等活動,將移風易俗融入到基層治理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之中,引導群眾從自身做起抵制鋪張浪費、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激發村民參與改善鄉村風貌的熱情,共同建設文明鄉村。
文化活動點亮幸福生活
隨意走進桃州鎮一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干凈整潔的書屋、各類科普健身器材和娛樂設施,方便了群眾學習知識、放松身心。
生活富裕了,群眾對文化生活需求越來越熱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村復興少年宮”、城市閱讀空間、老年教學點遍地開花……桃州鎮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不斷豐富文化活動新形式,今年以來,依托轄區陣地資源,開展“我們的節日”“蒲公英夢想舞臺”“紅歌傳唱”“清風宣講”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700余場,受眾3萬余人次,讓群眾享受高品質文化生活。
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演出,一張張幸福燦爛的笑臉,訴說的是產業強了、群眾富了、鄉村美了,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田園鄉村正在如畫展開。(汪成俊 芮夢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