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池州市水網密布,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67.8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4326立方米。近年來,池州市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四水四定”原則,深入實施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池州市始終把節水優先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全過程,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打造“水潤池州”節水品牌。4個縣(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率為100%。圍繞工業節水減排工作,嚴格控制高耗水新建、改擴建項目,推進工業節水改造,打造省級節水型企業20家、節水型工業園區2處。圍繞農業節水增效工作,開展中型灌區節水改造,改善灌溉面積12.9萬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56,打造省級節水型灌區2處,大板水庫灌區被水利部評為“節水型灌區”。圍繞城鎮節水降損工作,開展公共領域節水,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9.45%。2022年8月,池州市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中期復核。
堅持源頭控制與末端控制相結合,池州市強化對取、用、排等環節的動態監管,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核查取水工程(設施)1599處,登記557處,嚴格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建立超計劃用水預警機制,5萬畝以上中型灌區渠首取水實現在線計量,100%納入省級高耗水企業取水在線監控。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1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5個縣級以上水源地水質全年優良率均為100%。2022年,池州市用水總量為9.6557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萬元GDP用水量分別較2020年下降10.60%、13.74%。
池州市科學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配置,堅持“優先保障生活用水、全力支持生產用水、充分留足生態用水”的原則,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用水需求,對秋浦河貴池區、石臺縣段水量再分配,完成3條跨縣河流水量分配,規范用水秩序,實施流域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與斷面下泄水量、最小下泄流量指標管理,保障重點生態流量。2022年抗旱期間,通過黃湓閘工程調度,升金湖蓄水比正常運行條件下多1.2億立方米,升金湖周邊23萬畝農田可自流引水灌溉。調度平天湖向豐收湖補水90萬立方米,解決豐收湖周邊7000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
池州市堅持優水優用,綜合考慮全市富硒土壤分布、河流水系分布情況及后期開發的便利性,選取典型調查監測點153個。普查顯示,池州市硒水資源總量約為7.06億立方米,其中富硒水2700萬立方米。聯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在歷時數月的現場踏勘、抽樣檢測、分析結果工作的基礎上,編制《池州市硒水開發及利用規劃》,為硒水資源提供了權威數據參考和開發利用依據。目前,池州市富硒地區建有供水水廠4家,含硒地區建有供水水廠7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