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既是國家戰略,也是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11 月19 日,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決定(草案)》)提請審議。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其中提到不少舉措都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有關,比如加強與上海、浙江、安徽兩省一市在重點領域的合作,加快形成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共交通掃碼通行、民生檔案異地查詢等合作成果,通過共享普惠便利的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提升長三角地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決定(草案)》中,明確了江蘇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就是共同把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范區、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拿出江蘇作為、作出江蘇貢獻。《決定(草案)》中提到,省及設區市人民政府制定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等應當主動與上海、浙江、安徽兩省一市對接,著力構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布局,提升長三角地區城市群整體競爭力。比如共同打造長三角更優營商環境,積極推動長三角地區建立統一的市場標準體系,營造規則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環境,全面清除行政壁壘,及時修改或者廢止有礙市場統一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
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治理,長三角必須協同作戰。《決定(草案)》提出,江蘇要加強與上海、浙江、安徽兩省一市在大氣、水、土壤、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協同,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生態系統修復,優化區域生態格局,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決定(草案)》中有關一些重點領域的合作,還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其中明確,加快形成互聯互通的信息服務平臺、協作共用的大型科學設施、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共交通掃碼通行、民生檔案異地查詢等合作成果,通過共享普惠便利的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斷提升長三角地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與此同時,要搶抓中央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會同上海、浙江、安徽兩省一市爭取國家對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綜合規劃及政策支持,爭取國家改革創新試點在長三角地區先行先試。 《決定(草案)》明確,江蘇應當加強與上海、浙江、安徽兩省一市的對接合作,爭取國家在長三角部分地區先行先試的改革創新成果,同步在長三角其他地區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