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花架子”還是“真功夫”?傳統武術在現代社會應如何傳承和推廣?全國政協委員、楊氏太極傳人楊振河接受了中新社記者采訪。
傳統武術究竟能否實戰是很多人爭論的焦點。對此,楊振河表示,這與習武者是否真正下功夫練習技術有很大關系。“如果自己練得專業,就會有攻防意識,從而保護自己打擊對方。”
“習武非一日之功,想要武藝精進更需下苦功夫”,楊振河說,現在國人練習武術多是出于興趣愛好,真正以習武為志向潛心鉆研的人很少。“很多人功夫沒練到家,自身積累不夠,談何應對實戰呢?”
而針對一些人“名號響武藝差”,以傳統武術之名謀取利益的現象,楊振河認為,再好的頭銜也無法掩蓋其本領的缺失,這些人無法代表傳統武術的形象。
楊振河表示,發展傳統武術的主要目的是強身健體。
“以太極為例,人們練習太極主要是為了養生、長壽”,楊振河還表示,傳統武術中包含著弘揚正氣、積極向上的武術精神,這也值得現代社會提倡。
大量文藝作品中描繪的“武林”激發了人們對武術的美好向往,但楊振河認為,影視作品中對武術的藝術化呈現讓人們對武術的期待過高。傳統武術的推廣應當去除“神秘化”,還原其本來面貌。
和許多競技體育項目相比,傳統武術當下的發展熱度并不高。楊振河表示,推廣武術同樣需要與時俱進。
“現在有人發展舞蹈太極、瑜伽太極等等,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這也不失為一種創新。”楊振河比喻說,傳統武術好比一棵樹,有主干也有逐漸發展的分枝。
楊振河還表示,發展傳統武術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太極之鄉”河北邯鄲開展的“太極拳進校園”活動,向青少年普及太極拳知識、增進了身心健康。
“武術是中國優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國家軟實力的代表,希望有更多人領略傳統武術的魅力”,楊振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