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李阿姨,又來換東西啦。正好最近新上架了洗潔精、洗發水、紙巾等物資,您看看想兌換哪些?”“這不正好到兌換時間了嘛,聽說還上了新東西,我就來轉轉,看看有啥好換的。”
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白鹿湖社區黨委委員尹麗也是社區的志愿者,今天輪到她在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值班,為隨時到來的居民們服務。居民李書英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常客,她說:“我就住在實踐站旁邊,沒事就來這里轉轉,也經常和鄰居們到這里坐坐玩玩。”“李阿姨家是星級文明戶,他們家非常支持社區工作,凡事都帶頭做好,他們家積分都是排名靠前的。”尹麗介紹道。
“現在居住的環境好了,比之前不僅干凈衛生,還有物業管理服務,社區也經常舉辦各種活動,豐富我們的生活,現在的日子過得是多姿多彩!”李書英滿意地說道。
為讓居民積極參與社區自治,白鹿湖社區探索實施的“積分制”管理,以鄉風文明、家風傳承為評分依據,結合“移風易俗、遵紀守法、環境衛生、孝老愛親、書香耕讀、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志愿服務”等具體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每月一次評分,并在社區文明實踐站設立展牌,進行積分公示。居民們可以用獲得的積分,按季度到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目前,來龍鎮白鹿湖社區居民1028戶,4632人,村域面積12045畝,社區黨委共有黨員137人。近年來,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的新路徑,經過近2年的探索,社區黨委在“薪火傳、馨家園、心相連、芯動力、星愿望”五支志愿服務隊的基礎上,探索總結出“五星服務治理模式”。今年64歲的吳大爺是社區“薪火傳”團隊的一名志愿者,在“板凳課堂”“尋訪家鄉紅色路”等活動上都能見到他的身影。“做志愿者的時候沒想過有回報,但現在有了積分制,咱們的勁頭更足了!”
“居民每參與一次志愿服務活動,就會累計相應信用積分,積分不僅可以兌換生活用品,還是作為參與評選村級“文明家庭”“五美庭院”等榮譽的主要依據,同時我們開展了“白鹿先鋒”評選活動,年終集中表彰先進典范,引領鄉風文明新風尚,打造美麗和諧的社區氛圍。”尹麗告訴記者。
一張方桌、幾條板凳、一個茶壺,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旁,連心亭內的“白鹿夜話”議事平臺,成了居民們茶余飯后最愛去的地方。白鹿湖社區以“黨群連心亭”為議事載體,邀請群眾與社區干部、法律顧問、社區民警、志愿者等共同參與議事。為保障群眾與干部參與議事的充分性、廣泛性,主動延伸服務時間,創新開展“白鹿夜話”,讓晚歸群眾也能找到干部、解決問題,并利用議事平臺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村規民約,督促村民遵守,常態化治理機制得到有效實施。
除了“白鹿夜話”,社區還打造了“15分鐘”便民服務圈,依托網格員、小巷管家等服務載體,做到事事有響應、件件有回復,讓群眾感受到“辦事不出門”“零跑路”的暖心便民服務,幫助200余名群眾解決難題,為近1000余人次群眾提供服務,有效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社區居民仲女士因感冒在社區醫院打點滴,“現在的生活確實很方便,頭疼腦熱的家門口就能看病了,不僅如此,咱們社區周邊買菜、購物、健身等都很方便,只要步行15分鐘就能來到各個所需地點。而且像個人要辦理社保等等業務也在社區就辦了。”仲女士說。
淵源流長的紅色歷史文化和優美的田園風光,使白鹿湖社區成為集省級示范村、宿遷市文明村等榮譽為一體的典范村莊。這里,田園如詩,風景如畫,格外迷人,一幅秀美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宿豫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張泉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