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市場的主體, 也是創新的主體。
(資料圖)
當前,江陰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雨林打造工程,通過持續優化政策、提升服務效能、培優科創生態,不斷健全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撐、創新型領軍企業為引領的創新型企業主體培育發展體系,為企業敢干增添“壓艙石”。
走進江蘇慧呼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發布君看到全自動生產線正在飛速運轉,一款智能小型醫用制氧機最近成了這條生產線上的主角,訂單排得滿滿當當。該企業執行董事袁紹紅透露,有別于市場上其他醫用制氧機,該產品內部配備了企業自主研發的傳感器,可將制氧機運行的各項參數匯總到大數據平臺監測預警,讓用戶對自己的健康數據一目了然。
推動產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近年來,慧呼吸醫療通過技術創新與資源整合,成功搭建了專業呼吸診斷終端,研發推出了可移動式智能高壓氧源、智能無創呼吸機、便攜式單兵高原制氧機等成熟產品。其中,可移動式智能高壓氧源解決了高壓制氧機輕便化難題,是全球首個實現可裝配救護車替代鋼瓶氧的應用場景產品化項目。袁紹紅告訴發布君,慧呼吸醫療自創建以來,就與常州大學和中山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企業每年會有兩到三款新品推出,研發投入占全年銷售總額的15%。
江蘇慧呼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袁紹紅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高新區創業園為我們提供了房租減免及創業資金方面的支持,并陪同我們到省藥監部門對接創新產品注冊事宜,我們深受感動。”
企業創新攻關的方向各有不同,但在江陰創新發展的路徑卻大體相似。
在江蘇微之潤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展廳,一款新一代高頻微波鏈路測雨產品吸引了發布君的目光。該產品利用高頻微波信號的敏感特性,通過晴雨區分及人工智能反演算法,實現區域降雨的快速化、網格化、精準化監測,助力地方防災減災能力提升。該企業副總經理吳浩楠告訴發布君,憑借這一技術,微之潤成為目前國內率先從事高頻微波鏈路測雨技術研發生產的實體企業。
江蘇微之潤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浩楠說:“自企業落戶江陰以來,政府部門為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并在后續的產品技術推廣應用上積極為我們出謀劃策,讓企業有信心在江陰發展得更好。”
伴隨著科創江陰建設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江陰企業在細分市場嶄露頭角,這與江陰日益優化的科創生態密不可分。
近年來,江陰深化百家企業進高校、百項成果進企業的“雙百”計劃,開展“科技鎮長團”“科技副總”在江陰企業與科研院所的“雙向互掛”,促進更多創新成果在澄轉化落地。同時,江陰還深入開展“霞客之光”創新攻關計劃,幫助企業突破“卡脖子”難題。
一套完善的創新支撐“組合拳”,推動創新型企業實現了蓬勃發展。去年,江陰凈增高新技術企業120家,高企申報通過率73.6%,位列全省第一;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71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7家;7家企業獲批省創新型領軍企業,居全省同類城市之首;雛鷹、瞪羚、準獨角獸企業無錫入庫330家,數量創歷史之最。
注重精準“滴灌”
推動科技服務再上臺階
今年,江陰將以《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科創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為契機,持續做強科技成果轉化、做深科技金融服務、做優科技公共服務供給,重點推動新能源、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科技共享公共服務平臺,從幫企業解決科技創新實際問題入手,努力營造最優創新環境,使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在江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容易成功。
(來源:江陰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張泉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