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當天電量0.79千瓦時、當前溫度20.3攝氏度、當前濕度61.2%RH、當天使用次數89次……”一塊圖文并茂的電子屏幕上,感應監測設備監測到的當前環境數據一一同步呈現。這一幕,并不是發生在某個環境監測專業場所,而是在宿豫區一座“街坊公舍”內。
目前,宿豫區設有“街坊公舍”10座,二類公廁22座,移動公廁2座,所有公廁24小時開放,“街坊公舍”跟蹤式全天候保潔,24小時專人值守,為市民隨時隨地提供人性化服務。
位于西楚大道西側的“街坊公舍”外觀現代簡約、色調溫馨,與周圍綠樹、草地、廣場和諧相融。走進公廁,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灰色大理石凹凸墻面上的電子大屏,環境干凈整潔,空氣中除了清潔劑的淡淡清香味之外,聞不到一絲異味。
“有時候著急沒帶衛生紙,人臉識別機可以免費取紙。”帶著小孩在附近游玩的竺女士說,“廁位門上安裝了智能指示燈,可直觀展示廁位使用情況,有人紅燈,無人綠燈,一目了然,避免了在隔間外干等的尷尬。”
廁間配置了智能擱物板和智能衣帽鉤,當擱物板或衣帽鉤上有遺留物品時,感應燈就會長亮,門頭的電子屏會紅字提示“您有忘帶物品”,系統會循環語音播報提醒,并且大廳及管理間顯示屏也會有對應顯示標記,提醒保潔員有人遺忘物品。廁間還配有“緊急呼叫按鈕”,連接管理間的“智能傳呼對講系統”。
如此人性化的“高科技”,怪不得市民都豎起大拇指。值得一提的是,“街坊公舍”內還配有第三衛生間,設置安全扶手、兒童坐便器、嬰兒護理臺、幼兒安全座椅等設施,滿足母嬰、殘障人士的需求,讓人感到安心又暖心。除此之外,感應出水龍頭、洗手液、自動冷熱水等“小細節”設施,處處凸顯了人文關懷。
造型別致美觀的外形、溫馨智能的如廁體驗、功能齊全的便民設施……像這樣的“智慧公廁”遍布在宿豫區街頭巷尾。近年來,宿豫區堅持“高點定位、方便舒適、精品工程”理念,持續推動“公廁革命”,新建城區公廁4座,新改擴建農村三類以上等級公廁14座,并實施城區30座公廁智慧化改造,真正讓公廁進入智慧時代。
(來源:宿遷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