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普通的一天,晨光熹微,城市已然蘇醒。連云港市BRT公交某站臺旁的包子店里,孫嘯、王琦兩個大小伙“漫不經心”地閑聊著,帽檐下的那雙眼睛,卻時刻緊盯著“目標”出現,他們已經在這守了很久。
根據前期研判,逃犯王某近期經常來路對面一家煙酒店消費。
(相關資料圖)
一輛白色轎車停靠在路邊,一男子下了車。“是他,沒錯!”孫嘯示意王琦呼叫支援,而自己則跟著走進店里。“別動!警察!”孫嘯一聲大喝,與隨后支援的派出所民警一同將男子按住。
這是今年連云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捕影戰隊”依托“線上研判隊、線下行動隊”機制,協助抓獲的第6名網上逃犯。
“8090”戰隊
據介紹,在當今科技興警、數字強警的趨勢下,連云港公安交警部門圍繞“智慧交通”建設,聚焦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應用、實戰化改革,組建起了一支由“80后”“90后”為主的數字化警務實戰團隊。他們根據工作側重不同,細分為線上研判隊和線下行動隊,有的是嫻熟掌握各種應用的數據分析師、星級建模師、項目管理師,有的是精通線下抓捕的辦案精英。
2022年7月,這支13人的團隊組建成立,并取了個炫酷的名字——“捕影戰隊”。捕,指抓捕,捕捉、捉拿逃匿的不法分子;影,指痕跡,人走車過留下的印跡。捕影,則意為通過嫌疑人留下的痕跡來開展抓捕。
如何通過嫌疑人留下的痕跡精準實施抓捕,卻不是一件易事。他們整合多方資源,深挖數據價值,搭建算法模型,為警務行動提供決策依據和情報支撐。
今年以來,“捕影戰隊”累計抓獲16名交通肇事逃逸人員、8名網上逃犯,推送違法線索5000余條;支撐一線精準打擊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1000余起,精準查獲非法營運客車16輛。
捕影路上的耕耘
前段時間,“連云港交警”微博后臺收到了多名網民舉報:在個別路段,有人駕駛改裝電摩多次實施“翹頭”“飆車”“炸街”等危險駕駛行為。接到指令后,“捕影戰隊”迅速出擊,通過搭建算法模型精準分析,成功研判識別5名電摩飆車炸街團伙成員身份,在深入研判過程中,隊員顧三畫發現其中一輛電摩還系被盜車輛。
顧三畫通過視頻回溯追蹤,關聯電摩、零配件被盜警情時,又鎖定了該團伙的另一項罪證——涉嫌盜竊犯罪。很快,當王某等5名嫌疑人再次駕車“炸街”時,被冒雨蹲守的“捕影戰隊”線下行動隊成功抓獲。
“等風來,不如去追風。”這是戰隊成員陳振環、徐浩翔等人常掛嘴邊的話。從警以來,他們始終深耕在交警執法一線,沖鋒在打擊違法犯罪前沿。自從抽調至“捕影戰隊”后,他們圍繞“黑加油車”搭建研判模型,加強線上線下的聯動查緝,還主動對接相關警種部門和屬地派出所,握指成拳形成打擊合力。4月11日,戰隊成員會同屬地派出所,在連云區云山街道附近,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摧毀“黑加油”窩點2處、查獲一批非法散裝油。
今年1月份,“捕影戰隊”負責人孫嘯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外地某大學內出現大量蘇G牌照的共享電動自行車,經查,該類牌照于2019年停止使用,存在假牌嫌疑。戰隊立即上報交警支隊并成立專案組,先后輾轉南京、麗水、溫州等地,成功搗毀兩處制販假牌照的窩點,抓獲違法嫌疑人3名,收繳假牌模具4副。
隱于幕后的初心
“遇到問題,就必須解決;遇到困難,就必須攻克。”這是戰隊幕后成員謝長春的真實寫照。作為戰隊里唯一的女警,雖然是一名“70后”,她沒有因為面對智慧交通、算法模型這些新事物而止步不前。相反,謝長春在研判查緝假套牌、黑加油車等工作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常常請教同事。在她全力“惡補”數據工作和知識的基礎上,也逐漸找到了“解題思路”。
專注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張舉鵬一路遠行,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那顆追逐理想的真心。周圍同事都說,他一進入模型研究就“精力旺盛”。“研究數據模型給我一種成就感,經常坐那兒十幾個小時,感覺不到時間流逝。”張舉鵬說。
今年年初,在連云港市公安機關年度警務數據實戰建模大賽中,“捕影戰隊”搭建的實戰模型經過激烈角逐獲獎,戰隊成員獲評星級數據分析師。“捕影戰隊”也迎來了屬于它的第一次“高光時刻”。
“我們將充分發揮職能,不斷增強情報研判、數據作戰能力,搭建更多模型工具,最大限度地發揮智能警務的實戰價值,真正讓科技信息化手段成為戰力‘倍增器’。”“捕影戰隊”負責人孫嘯說。
(來源:江蘇廣電連云港中心站/仲啟飛 通訊員/張文聲 連云港警方 編輯/周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