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4月22日是第54個世界地球日。本次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引導全社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動員全社會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全社會自覺尊重、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只有一個地球,共有一個家園。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下午,在南通開發區星湖小學報告廳,六年級孩子們認真聆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講師帶來的地球知識科普講座,深情朗讀今年的地球日宣傳語。世界地球日的來歷、地球面臨的十大環境問題、如何保護地球......講座通過視頻資料、現場互動等方式,幫助孩子們了解地球、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讓孩子們明白環境污染的危害,教育學生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引導學生將節約資源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細節,爭做環保小衛士。
六(一)班學生吳佳辰說:“今天的課很生動很有趣,讓我們增長了許多知識,通過學習大家對保護地球的信心更足了,我們要爭做地球小衛士,使用環保充電電池,盡量不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快餐盒,出門可以背個帆布包,不用塑料袋。”
“要教育好下一代,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開發區實驗小學星湖小區副校長俞漪介紹說,科普走進校園是對課堂教育教學的有益補充,這和該校開展的校園農莊特色社會實踐活動非常契合,真正做到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學生的心中。
在市區圓融廣場,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也如火如荼,活動現場不僅給市民朋友發放了近千冊世界地球日宣傳手冊、地質災害科普知識宣傳冊、南通市政區圖等宣傳材料,還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家現場答疑解惑。
一直以來,南通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嚴格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完整性、物種棲息地連通性,持續加大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連續多年開展濱海濕地互花米草人工清除,提高生物多樣性,為鳥類的覓食與棲息創造良好生境。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全市濕地保有量696.3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6%。其中,2022年新增濕地保護面積15.07萬畝,全省第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陸成介紹:“第54個世界地球日,宣傳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通過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等方式來開展地球相關方面的科普知識進行宣傳,目的是讓社會大眾進一步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美麗家園。”
(來源:掌上南通)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