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行橫道是市民過街的“生命線”,如今在無錫,過馬路的體驗正在升級。昨悉,我市公安交警正實施“人行橫道關愛工程”,3月至今,全市已完成583條人行橫道的規范化提升,安全感、幸福感、舒適度也隨之提升。
實施“人行橫道關愛工程”,旨在通過對我市人行橫道規范設計、統一標準、提升品質,促使市民養成自覺避讓車輛和過街主動觀察的安全意識,積極防范化解人行橫道交通安全風險,全力壓降涉及人行橫道交通事故,聚力打造美觀、醒目、安全人行橫道,優化人行橫道通行秩序。
經開區立信大道南蔣路口新近完成了人行橫道品質提升,30米長的人行橫道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安全性大大提高。提升安全性,首先是視距安全的提升。交警、市政園林和交通部門對此處平面交叉口內高大灌木、景觀石等遮擋視距的障礙物進行清除,降低中央分隔帶、側分帶開口處妨礙視距的護欄、隔離設施、綠化(喬木除外)等障礙物高度,將其控制在1米以內。
其次,將原路口停止線改造為“后退式停止線”,停止線距人行橫道線不小于12米。此舉擴大了機動車駕駛人的視線范圍,有效避免視覺盲區,增加了安全距離和反應時間。原先30米通長型的人行橫道也被改造成“Z”字形斑馬線,路中間有安全島?!癦”字形斑馬線縮小了單次過街距離,以空間換時間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慢行過街的安全性。行人與非機動車通過“Z”字形斑馬線時,在路中央的安全島內需要“折一下”,通行速度自然降下來。
此外,在人行橫道上游適當位置,交警劃設了彩色立體減速標記,輔以反光道釘、行人通行安全提醒標志、縱向減速標線、“禮讓行人”地面標識、太陽能閃光警示樁、“人行橫道智能監測系統”(不禮讓抓拍)等設施,充分提醒過往車輛禮讓行人。
據了解,市區一些路口還安裝了行人過街預警系統(哨兵系統),通過主動預警,提高人、車通行安全。
近期,市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制定并下發了《人行橫道關愛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對摸排出來的人行橫道分層次、分類別進行提升,根據《路段人行橫道品質提升指南(試行版)》,以“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為原則,按照全量標志標線出新、問題人行橫道精細化提升、重要道路人行橫道品質提升三個步驟實施,年內市區完成3197條人行橫道的規范化提升。
(盧易、見習記者 曹坤 圖文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