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下另有一番廣闊天地?納米所科學家們的浪漫都是納米級?
在這個火熱的夏天,一場科學與藝術的對話——中科院蘇州納米科學家作品展,走進蘇州中學園區校,和孩子們一起發現電鏡下的納米級浪漫世界!
(資料圖)
本次展覽由江蘇省蘇州中學園區校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共同主辦,蘇州廣播電視總臺和蘇州大學傳媒學院協辦。展覽分為“發現·電鏡下的微觀世界”“欣賞·科學家的學術浪漫”“感悟·納米所的工匠精神”三個章節,共計展出48幅納米所研究人員提供的電鏡圖樣。展品審美視覺效果和科普學習價值兼具,是一場視覺藝術和科學技術的“跨界約會”。
圖/學生志愿者孫天一正在為觀眾講解
“在當志愿者前,我惡補了一周納米相關的知識!”來自蘇州中學園區校少科二班的孫天一擔任本次展覽的志愿講解員,他告訴記者,雖然惡補一周只了解了一些皮毛,但是他因此對納米科學領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希望進入大學后,我也能為祖國解決一些科學難題,像這些科學家一樣!”
圖/展覽現場圖
“通過這次展覽,我們還想致敬偉大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他提出的‘量智與性智結合;科學與哲學結合;科學與藝術結合;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微觀認識與宏觀認識結合"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對今天的學生尤其具有啟發性。”蘇州中學園區校老師單偉峰是本次展覽的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本次展覽還將走進更多的校園進行流動展出,將科學的種子播種到更多蘇城孩子心中。
圖/展品拼圖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莊子在《天下》篇中借惠子之口提出了這一哲學觀點。意思是宏觀世界無限大,大到沒有邊界,而微觀世界無限小,小到沒有內核。那么世界真的像古人所說的那樣嗎?展覽的第一章節通過毫米-微米-納米這樣不斷縮小尺度的作品,帶領觀眾發現微小尺寸中的大千世界。
圖/展廳現場
“欣賞·科學家的學術浪漫”則借用了唐代詩人司空圖在其《二十四詩品·雄渾》中的名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其本意是一種詩歌的境界——在無窮的想象中,突然獲得頓悟。這一章節都是科學家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PS等工具渲染,制作成了這些色彩斑斕、巧奪天工的藝術作品。
最后章節引用的“致廣大而盡精微”,出自《禮記·中庸》中“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君子要修身修德、勤學好問,于廣大處和精微處體會道之顯現,以中庸的方式表達道之高明。科學的事業無限崇高,但科學的研究卻需要科研人員在具體而細致的研究中精益求精。因此,科學家也需要有契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圖/《賽先生說》蘇州中學園區校場次現場圖
“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國之大事、校之大事。蘇州中學園區校除了將科技主題畫展引入校園,蘇州科普文化講壇《賽先生說》也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帶到孩子們身邊,青澀懵懂的學生與各領域有所成就的專家學者,由此碰撞出別樣的思維火花。
此外,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中科院蘇州納米所、中科院蘇州空天信息研究院都與蘇州中學園區校有教學、科研、實踐多方位深度合作。這個夏天,你還不來這個充滿活力的校園看看嗎?
展覽名稱:科學與藝術的對話——中科院蘇州納米科學家作品展
展覽日期:2023.5—2023.10
展覽地點:江蘇省蘇州中學園區校西馬美術館(F樓110)
預約電話:62530676
開放時間:蘇州市中小學工作日期間均可預約
作品欣賞
材料之花(之一)
快樂集會
天地玄黃
棱鏡七色光
GaN納米仙人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