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時值汛期,鎮江又將進入梅雨季節,可能出現的強對流天氣對于高效設施農業來說,是一場考驗。近日,鎮江市農業相關部門與農業保險公司緊密對接,保障農戶利益。
“強對流天氣是夏季最為常見的災害性天氣,具有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等特性。”人保財險鎮江分公司農業保險部經理凌桂強告訴記者,強對流天氣易造成局地內澇、風雹災害和雷擊事件,對設施農業破壞力極強。公司與鎮江市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保持密切聯系,今年4月以來,多次接到氣象部門專門發布的暴風氣象預警,并針對公司高效設施大棚保戶加強預警及防護指導?!爱數弥?月3日的大風藍色預警,我們就忙活起來了?!绷韫饛娀貞洠敃r預警提出,將出現陸上6到8級、江湖水面7到9級的東南大風。當天,鎮江句容、新區境內都出現8級暴風。
“句容的暴風造成了二十余戶的設施大棚受損,損失嚴重。”鎮江句容人保財險農險部經理黃西兵說,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查勘,安排專人進行案件處理并第一時間將賠款支付給保戶,支持農戶恢復再生產。
“沒想到農業保險理賠速度這么快!有了這筆賠款,我就可以購置新材料對受損大棚進行修復和加固,通過生產自救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辨偨聟^江蘇圌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劉惠武說,從報案到拿到賠款,總共只用了7天。災情發生后,人保開發區支公司第一時間安排農險專員趕赴受災地點現場查勘,以最快速度、最優服務對報損受災的大棚及果品種植基地定損,并在農業專家的協助下,指導農戶做好大棚修繕工作,幫助受災蔬果種植戶盡快恢復生產?!拔覀優榇舜伪╋L理賠開綠色通道,做到應賠盡賠,確保理賠款及時足額直賠到被保險人‘一卡通’賬戶?!辨偨聟^人保分管農業保險經理劉芬告訴記者,此次暴風災害導致受損設施大棚31.8畝,支付賠款6.28萬元,7天內打款全部到賬。
據了解,近年來,鎮江的農險服務貫通農業生產全過程。在農險辦理環節,依托微信小程序及“易農險”移動終端等,已實現“指尖”下單、“在線”投保;在農險理賠環節,引入無人機、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快速測算受損面積數據,全面實現快速精確理賠?!澳壳埃偨幸巡季指黝惓斜7种C構31家、鄉鎮網點67處,配備‘三農’服務車57輛、農險查勘無人機25架,構筑了農村金融‘半小時服務圈’?!辨偨修r業農村局農經處副處長王振洲笑著說,隨著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推廣,農民們的底氣更足了。
王振洲告訴記者,2022年7月10日傍晚,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襲擊鎮江丹陽,風力強度達到10級,導致不少種植戶的大棚鋼架受損、棚膜撕裂或被掀翻;部分果品種植基地內準備采摘上市或即將成熟的桃子、梨子等也被暴風刮落在地,一些果樹被大風折斷。據統計,這場暴風后,丹陽有近400名種植戶報案,整個報損金額約380萬元。“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們第一時間組成7個工作小組,頂著創紀錄的極端高溫天氣,每天早上4點多就奔赴田間地頭?!蓖跽裰拚f,工作人員們僅用4天,就將所有踏勘定損工作結束。通過理賠綠色通道,農戶們都及時拿到了理賠。“有了這筆理賠款,我們加緊對受損的35畝大棚進行修復、加固,助力受災種植戶通過生產自救,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丹陽市司徒香草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揚說。
“我們正在努力擴大保護范圍。”王振洲透露,目前,鎮江已開發了茶葉氣象指數保險、池塘水產品養殖綜合氣象指數保險、螃蟹養殖氣溫指數保險、經濟林果種植保險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保險險種。鎮江把創新農業保險政策作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工作的重要舉措,主動適應農村產業業態豐富、種養結構多元的新趨勢,通過鞏固發展主要種植業保險、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保險、開發地方特色農業險種等手段,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工作。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柳放 編輯/趙恩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