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最具創新想法和活力的群體,眼下正值畢業季,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方能激發社會創業創新潛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近年來,淮安市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全力優化就業服務,助力高校畢業生走穩就業路,推動更多高校畢業生與淮安雙向奔赴、共創未來。
政策發力 保障落地落實
“我們誠心期盼大家,把淮安作為人生跑道的‘新起點’、事業出道的‘初舞臺’,實現個人夢與城市夢的雙向賦能、雙向奔赴?!?月20日,2023屆淮安大學生集體畢業典禮上,市委書記史志軍向3萬多名淮安大中專院校應屆畢業生真摯告白。
(資料圖片)
一句句飽含深情的畢業贈言、一句句滿懷誠意的盛情邀約,讓無數高校畢業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人才強市22條”“產業人才8條”“人才安居保障16條”“大學生就業創業12條”等人才政策相繼落地落實;淮安經開區聚力實施“青年服務一件事”改革,讓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更有溫度、更接地氣、更有速度;市委人才辦、團市委多次走進高校開展“愛校園日”系列活動,將最新政策福利送到高校畢業生身邊……淮安市促就業政策不斷“加碼”,全力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題。
青年聚則城市興。近年來,淮安市秉持崇文重教、尚賢愛才的優良傳統,始終把青年人才工作擺在“C”位,從集體畢業典禮、集體開學典禮,到萬名大學生看淮安、千名大學生暑期實習,再到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大學生留淮就業計劃,淮安努力為在淮大學生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留淮就業創業保障體系,努力讓大學生知淮、愛淮、留淮、建淮。
崗位聚力 精準對接需求
大量優質的崗位資源,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有力保證。聚焦高校畢業生招引留用,今年,市人社局會同相關部門調研摸排979家單位,以“7+3”先進制造業集群企業為主,征集了1465個崗位共計11168人的用工需求。其中,80%崗位月薪在5000元以上,部分崗位年薪超過30萬元。
崗位有了,如何實現崗位和高校畢業生的精準對接?淮安自有妙招。走進中天鋼鐵、鵬鼎控股、實聯化工等重特大項目,帶領高校畢業生深入一線觸摸經濟脈搏、明晰崗位需求;組織開展產業專場活動,組織各企業發展所需相關專業人才參加活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市委人才辦、團市委通過組織開展“萬名大學生看淮安”等活動,讓高校畢業生進一步了解企業文化、發展現狀、用人需求,推動學生與企業精準對接、精確匹配,推動就業關口不斷前置。
“通過參加‘萬名大學生看淮安’活動,我們感受到‘偉人故里’煥發出的蓬勃生機,也看到了‘運河之都’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吾心安處是淮安,希望畢業后能夠留淮工作,與淮安雙向奔赴、攜手并肩、共同向未來。”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學生李思佳說。據了解,自4月以來,我市已舉辦“萬名大學生看淮安”產業專場、青眼看“清”產清江浦區專場、“留鳳建淮 共向未來”淮陰區專場等30余場大學生看淮安活動,覆蓋大學生超4000人次。
服務添力 降低求職成本
房間寬敞明亮、干凈整潔,各類設施齊全,還有共青團清江浦區委為每位入住青年準備的驛站禮包……走進“淮青驛站”,眼前的一幕讓淮陰工學院應屆畢業生蒲同學十分驚喜。
蒲同學向記者介紹,作為從四川來淮求學的學生,感受到淮安是一座不斷發展、進步的城市,畢業后他選擇留淮工作,現在已經通過了天合光能(淮安)科技光電有限公司的面試,正等待公司統一入職?!啊辞囿A站’不僅為我們這些應屆畢業生減輕了經濟壓力,還為我們提供了貼心周到的服務,讓我更加堅定了扎根淮安的想法。”他感慨道。
這并非只是蒲同學一個人的感受。自5月20日開始,該驛站已經免費接待20多位求職青年入住。在全市范圍內,這樣的“淮青驛站”在團市委的全力推動下,已經建成20家,可提供190間房間,為在淮求職青年解決階段性“住宿難”問題。
青春留淮,成就精彩。為了讓更多高校畢業生降低住宿、交通等求職成本,我市積極做好服務保障工作,5月20日至6月30日期間,“淮青驛站”不設置任何入住條件限制,為在淮高校應屆畢業生、非淮安籍異地來淮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不超過7天的免費住宿(每次不超過3天,可多次申請)、就業指導等服務。畢業生通過“青春淮安”微信公眾號一鍵預約,即可申請免費“拎包入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