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宿遷召開1+X新聞發布會,公開發布2023年度宿遷市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正式啟動本年度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組織申報工作。
不同類型的申報企業將獲得哪些申報經費?項目申報指南有何特點?發布會上,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予以詳細介紹。
(資料圖)
2023年度宿遷市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主要類別包括實施重點研發計劃、創新能力建設計劃、科技成果轉化計劃和基礎研究計劃(自然科學資金)四類,其中重點研發計劃包括產業前瞻與共性關鍵技術、現代農業和社會發展三個方向。
企業將獲得哪些申報經費?據介紹,在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共性關鍵技術)方面,本年度項目分重點項目(揭榜掛帥)和面上項目,每個重點項目(揭榜掛帥)市撥經費不超過200萬元,每個面上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50萬元;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方面,本年度項目分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每個重點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50萬元,每個面上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25萬元;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方面,每個重點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20萬元,每個面上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5萬元。
創新能力建設計劃項目主要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圍繞打造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而設立,本年度每個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50萬元。
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要求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瞄準重大任務和產業“卡脖子”難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每個項目市撥經費150萬元—180萬元,采用分年度撥款方式。
基礎研究計劃(自然科學資金)項目要求聚焦重大科學前沿或重大產業前瞻問題,鼓勵優秀科研人才開展與本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區域戰略定位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工作。本年度該項目分為博士科研啟動項目、青年科技人才項目和面上項目。每個博士科研啟動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5萬元;每個青年科技人才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10萬元;每個面上項目市撥經費不超過5萬元。
據悉,今年的項目申報指南重點呈現四個特點:
支持重點更加聚焦。圍繞宿遷市“6+3+X”制造業產業體系和20條重點產業鏈發展需要,申報指南著力引導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創新技術成果。突出戰略產品重大創新項目,申報指南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瞄準重大任務和產業“卡脖子”難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
資金使用更加靈活。申報指南提到,項目承擔單位可將間接費用全部用于績效支出,并向創新績效突出的團隊和個人傾斜,激勵科研人員多出高質量創新成果。擴大勞務費開支范圍,申報指南將直接費用中的“勞務費/專家咨詢費”合并為“勞務費”,并明確包含支付給臨時聘請的咨詢專家的費用以及項目聘用人員由其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補助、住房公積金等納入勞務費科目開支。
更加突出平臺建設。申報指南進一步聚焦重點產業需求和民生科技需要,鼓勵基礎研究,強化應用基礎研究,打造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同時將每個重點實驗室項目的市撥經費提升到50萬元。
更加注重科研誠信。2023年度宿遷市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將科研誠信貫穿科技項目申報的全過程,注重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引導項目實施主體更加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
據悉,本次項目申報材料需要在“宿遷市優化營商環境財政專項資金云服務平臺”進行注冊、申報,紙質材料根據管理權限逐級申報。項目申報材料網上截止時間為2023年7月4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