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史書記,今天我們一起回‘家’報到了!”今天(6月16日),網約車司機謝建潤趕到鎮江市潤州區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區,特意來參加“紅色領航 融‘新’共治”關愛網約車司機活動。現場,社區聯合公安、交通等多個部門成立關愛網約車司機聯盟,發布網約車司機公益活動項目,并為網約車司機代表送上了清涼禮包。
記者了解到,潤州區7個街道、52個村、社區在同一天里,以“專場活動+社區報到+巡回服務”等方式,吸引了400余名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快遞員、貨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來社區報到。
“最近我肩膀疼得越來越厲害了,麻煩醫生幫我看一看吧。”“陪孩子的時間少,說話總拌嘴,到底該怎么和孩子相處?”……在寶塔路街道常發廣場暖“新”加油吧門口,教育、衛健等9個相關部門共同為新就業群體搭起了服務市集,前來咨詢的新就業群體和群眾絡繹不絕。“我們在9個社區開展同步開展健康義診活動。”黎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服務隊隊長曹燕告訴記者,今年,該中心以“黨員家庭醫生”工作室為載體,通過“義診進基層”活動,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將衛生服務送到新就業群體身邊。
“沒想到真的得到賠付了,職工互助保障真的很有用!”家住潤州區和平路街道的美團騎手李挺十分激動。李挺說,2022年6月,自己在送餐路上發生意外事故,造成肋骨骨折,住院治療期間,家里暫時失去了生活來源。和平路街道新就業形態聯合工會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到醫院探望,并幫助他申請職工意外保障理賠。這也是鎮江為新就業群體贈送互助保障后,全市的首例理賠。“有新業態聯合工會的互助保險兜底,現在,我們跑單賺錢也更踏實了。”李挺說。在報到活動中,潤州區新業態聯合工委又向120余名小哥贈送第二批互助互濟保障保險。
在韋崗街道,潤州區農業農村局的黨員們與前來報到的貨車司機開起了茶話會,一同聊起了“鄉村振興”的話題。“鄉村振興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你們研究農產品是鄉村振興,我們用車輪把他們運出去,也是鄉村振興!”貨車司機章海寶自豪地說,在街道貨車司機之家,車輛可以得到維護修理,飯菜可以隨點隨送,更重要的是能夠感受到作為貨車司機的職業認同感。
“先定一個小目標,攢夠100分,給家里老人兌換一個‘小哥醫院’的體檢券。”美團三茅宮站站長孫佳明領取了《“新”力量積分手冊》,并通過報到獲得了5積分。在本次新就業群體社區集中報到活動中,潤州區推出“新”力量積分行動,鼓勵新就業群體以服務換積分,以積分兌獎勵,激勵群體加強理論學習、參與基層治理,以“小積分”激活“大能量”,讓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成為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力軍。
“今年,我們的暖‘新’服務項目,推動服務從關愛向賦能轉變、從個體向家庭延伸,讓新就業群體擁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潤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梁亮介紹,“616”是該區與新就業群體的一個約定,希望更多新業態企業到潤州“安家”,更多新就業群體相約“回家”。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柳放 編輯/吳瑩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