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郭家源來自西安,是一名腦癱患者。2021年9月,他順利通過全國首次昆曲考級后,就回到了老家陜西西安,傳播昆曲文化。
(相關資料圖)
這兩天,郭家源再次來到蘇州,備考昆曲三級考試。7月31日,當記者見到郭家源時,他正在昆曲館里練習唱腔。
27年前,郭家源出生在西安,一出生就被診斷為腦癱,從小由奶奶帶大,奶奶是位秦腔戲迷,不但愛聽,還時不時唱上幾句,從聽到的第一聲秦腔開始,小家源就對這種古老的藝術深深著迷。
“我喜歡一個東西,會追根溯源,然后就追到京劇,再追到昆曲,因為昆曲是‘百戲之祖’,是中國戲曲活化石,在蘇州比較正宗,我是想能夠學到正宗的昆曲。”郭家源表示。
因身體的缺陷,郭家源經常被嘲笑,但他沒放棄。“你們放棄了我,我想用自己的努力,讓你們覺得你們都是錯的。”2017年,他在西安古城墻下表演昆曲,走紅網絡。他開始不停攢錢,想到蘇州學習正宗昆曲。
2020年12月,郭家源終于如愿,昆曲館老師被他感動,免費為他指導。
然而,對于說話都困難的他來說,昆曲的行腔、咬字和氣息都很困難,他就準備了一個練習計劃,除了吃飯,一天所有時間都用來練習。
玉不琢,不成器。郭家源給自己取的網名叫公子傾玉,想通過昆曲把自己雕琢成一塊美玉。一路走來,舞蹈成了他殘缺身體的隱形翅膀,昆曲則豐富了他的精神世界。猶如一束光,昆曲照亮了他搖搖晃晃的人生。為夢想而熱忱奔赴的特殊舞者,一生晴朗、熠熠生光。
“長刀大弓,坐擁江東,車如流水馬如龍……”2021年,昆曲考級現場,郭家源的一曲《浣紗記·打圍》唱得字正腔圓,讓現場的專業考官們頻頻點頭,郭家源順利通過了全國首次昆曲考級。
隨后又在西安舉行的全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閉幕式上獻上了一段昆舞表演,這給了他莫大的鼓舞,此后他經常到西安的各大中小學和大學,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努力傳播昆曲文化。
由于聲線條件的限制,郭家源沒能參加去年的昆曲二級考試。今年,他決定直接挑戰昆曲三級考試。“為什么參加昆曲考級,第一個,昆曲我一直練習嘛,就想完成對自己的一個考驗,第二個是因為喜歡蘇州。 ”郭家源告訴記者。
今年7月,郭家源讀到了一篇文章,里面寫道“住在蘇州的人是有福氣的人。”“我就聯想到我自己了,我在這里一直感受到有愛的東西。”
郭家源說,在蘇州學昆曲時,感受到很多這座城市和人們給予外鄉人的溫暖,這次考級不管能不能過,都想留在蘇州工作生活了。“未來,希望往昆曲理論批評方向發展。蘇州適合昆曲的發展,所以我也挺想找機會能留下來。”
昆曲館館長、郭佳源的老師冷桂軍對他寄語厚望:“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去學習它、傳播它、喜歡它,希望傾玉(郭家源)將來能夠在靠近文學、靠近昆曲方面有所發展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