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1日,2023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發展論壇海門行活動在南通海門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領域的優秀企業家代表走進海門、了解海門、結緣海門,共商交流合作,共謀未來發展。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裝備組臺方召集人徐爵民,陸方副召集人洪暹國出席活動。海門區委書記郭曉敏致辭,區委副書記、區長沈旭東作城市推介。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副理事長蔡逢春、秘書長陳文貞出席活動。
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發展論壇是2014年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和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共同發起,2018年被納入兩岸企業家峰會框架下進行,旨在促進兩岸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技術、產品、零部件、應用、市場、標準和人才等方面合作,推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本屆論壇以“兩岸新能源汽車智慧制造及機器人應用”為主題,聚焦市場發展趨勢、產業鏈供應鏈打造等進行交流研討。 郭曉敏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出席活動的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她說,當前,隨著海太長江隧道、北沿江高鐵、南通新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加速推進,海門發展格局正迎來歷史性重塑,成為長江以北與上海、蘇南主要城市直接相連的唯一區域、第一門戶。海門全面融入上海、蘇南的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全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先進金屬新材料、生命健康“3大優勢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2大成長型產業”,努力成為上海大都市圈產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海門以發展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為優選,以建成“兩岸(海門)智能制造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為目標,全力打造“開發區智能裝備核心區”“正余機器人智造示范區”“四甲特高壓裝備引領區”“一核兩翼”發展新格局,加速打造“兩岸智能制造合作新樣板”。 郭曉敏說,2023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發展論壇子活動在海舉行,為兩岸機器人行業翹楚搭建了溝通交流平臺,也為推動海門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起點,希望各位領導、嘉賓能夠發揮專業優勢,為海門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發展問診把脈,能夠信賴海門、落戶海門,與海門一起勇闖機器人產業的藍海。海門將致力打造與上海、蘇南“異地同城”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真正讓“有用武之地、無后顧之憂”成為在海客商和各路英才最真切的感受。 沈旭東在推介時說,海門是張謇先生的故里,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創新創業基因在一代代海門人血脈中傳承弘揚;海門濱江臨海靠上海,擁有58公里長江岸線和25公里黃海岸線,是享譽全國的教育之鄉、科技之鄉、紡織之鄉、建筑之鄉、平安之鄉、生態之城;海門大交通建設重塑經濟地理格局,正成為同時具有“公鐵水空”四種運輸方式且兼備海運優勢的縣級行政單元;海門具有蓬勃的發展潛力和澎湃的發展動能,地區生產總值增幅持續位居省市前列,還有大量空間和土地可供承載產業項目。他表示,海門將為兩岸企業營造最優的營商環境,歡迎大家深入了解海門,尋求合作領域,實現互利共贏。
在海活動期間,與會嘉賓參觀了振康機械、正余鎮科創中心、海太長江隧道、開發區江海商務大廈等地,觀看了海門宣傳片。
(來源:海門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高予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