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多名醫、吳醫多著述、溫病學說倡自吳醫。”作為吳門醫派的發源地,蘇州自古名醫輩出,中醫藥事業發展根基深固,文化氛圍濃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蘇州已形成了“15分鐘中醫藥健康圈”,蘇州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中醫藥特色服務。
截至2022年年底,蘇州已擁有7家五級中醫館、10家五級中醫館建設單位、37家四級中醫館,63家三級中醫館和399家中醫閣,共同為基層患者提供了看中醫、用中藥的好去處。
在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衛生院中醫館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收藏有清代名醫徐大椿的典籍專著,一位小患者正在認真觀看陳列柜中的展品。劉靜怡 攝
家門口的服務!“星級”中醫館火了
暑期的古城蘇州哪里人氣最旺?除了景區,恐怕要數中醫館。裝飾古樸的診室內外,前來艾灸、拔罐、貼敷的老老少少絡繹不絕。
中醫館,其實就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里,將中醫臨床科室集中、相對獨立設置形成的中醫綜合服務區。
2021年,江蘇省創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管理模式,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服務能力等級建設和評價分為三級、四級和五級3個標準,分級評價打造優質中醫館。
在蘇州市吳中區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在為患者進行“耳穴埋籽”治療。新華社記者田曉航 攝
在吳中區長橋人民醫院中醫館,74歲的沈奶奶是中醫館的“常客”。
三年前,沈奶奶的關節炎病情加重,由于年紀較大,行動不便,她來到了離家1.5公里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中醫館接受治療。談到中醫館,沈奶奶贊不絕口:“中醫效果好、價格便宜,在家門口看病既方便又舒適!”
2013年,吳中區長橋人民醫院開設中醫館,2021年被評為“三級中醫館”。目前,中醫館總共有兩個診室、四個治療室,為轄區內20個社區的居民服務。年平均接診量達到1.2萬人次,最多的時候,每天都有六七十人來到中醫館求醫問診。
在古鎮黎里,中心衛生院的“五級中醫館”同樣受到群眾的歡迎。
2022年,蘇州市吳江區黎里中心衛生院中醫診療人次近十萬余人次,占醫院總診療人數的60.91%。
雖是鄉鎮衛生院,這里卻備有651種中藥飲片、28種中醫診療設備,擁有19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還有蘇州市中醫院的4名外聘專家定期坐診。
中醫對亞健康的調理和對常見病、慢性病的治療往往具有獨特優勢。
黃阿婆今年68歲,三年前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嚴重,生活無法自理,吃飯、上廁所都需要家人幫忙,醫生告知:手術治療是唯一出路。擔心手術風險的她,決定到吳江區同里鎮衛生院中醫館“試一試”。沒想到的是,經過一個多月的服用中藥、針灸理療等系統治療,她竟可以自行下床走動、獨立進餐,經過4個月的調理后生活完全能夠自理。
“我現在基本可以獨立生活,還能做一些家務,晚飯后散步能走五六千步呢。”黃阿婆說,正值三伏,這次她又來中醫館做溫針灸,調理身體。
患者在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衛生院中醫館等待拿藥。新華社記者田曉航 攝
一館一特色!蘇州涌現更多基層人才
蘇州作為吳門醫派及“溫病學說”起源地,名醫輩出,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曹滄洲,晚清吳門醫派代表人物之一,以善治溫病著稱,并著有《曹滄洲醫案》等書,坊間至今還流傳著他為慈禧治病的傳奇故事。
據說,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得了怪病,太醫們都治不好。新科狀元正好是蘇州人,便舉薦了曹滄洲。曹滄洲到京后,并沒有急著給太后看病,而是借故路上受了風寒休息幾日,目的是為了打探太后的病情。
他發現慈禧太后是吃得太油膩了而引起消化不良,于是只開了“蘿卜子三錢”。慈禧太后喝了曹滄洲開出的藥湯,當夜就通了大便,很快身體就好轉了,便恩賜曹滄洲七品頂戴并任御醫。
如今的曹滄洲祠已活化利用為中醫展示館對外開放
傳承+創新,同曹滄洲祠的變化一樣,近年來,蘇州市各中醫館在開展傳統服務基礎上以中醫優勢病種為主,注重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形成了“一館一特色”。
姑蘇區婁江衛生服務中心的尤氏針灸、吳江同里衛生院戚氏兒科、黎里衛生院中醫骨傷......在基層中醫館,群眾同樣能感知到中醫優勢,得到權威且有效的治療。
蘇州市高新區橫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灸康復科醫師在為患者治療。(蘇州市高新區橫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同時,蘇州積極推動吳門醫派名老中醫下沉,不僅為基層患者看病,更通過傳承帶教培養出越來越多基層中醫藥人才。
2021年,蘇州在全市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開展吳門醫派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坊)建設項目,并確定了第一批名單。截至2022年年底,蘇州市已建設工作室(坊)31家。
2018年,蘇州市設立“吳門醫派進修學院”,建立起傳統師承教育體系。截至2022年底,已培養基層中醫藥人員128名。依托三級中醫院適宜技術培訓基地,每年,蘇州市都會對100名左右來自基層的中醫藥人才進行培訓。目前,蘇州市大部分中醫館人員充足,能配備4名及以上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護士1名,中藥師1名。
正值三伏天,許多家長帶孩子來到蘇州市吳中區越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貼三伏貼。
一縷藥香跨越古今,期待吳門醫派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出新的活力,為我們帶來更多家門口的優質服務。
(來源:蘇州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