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自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四分類”以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也成了大多數居民的生活日常。不過,由于集中投放點的開放時間比較固定,部分居民時常因為作息時間不同錯過投放。8月9日,記者從無錫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為解決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誤時投放問題,無錫已從7月下旬逐步開啟“定時+誤時”垃圾分類投放新模式,優化寒暑假和節假日期間生活垃圾投放管理。
怎么在確保有效垃圾分類的前提下,設置誤時投放點以滿足不同居民的生活所需呢?無錫市城市管理局環衛處處長沈曉冬介紹,在優化投放管理的措施方面,結合居民的實際需求以及各小區實際情況,設置了三種解決方案。一是增設投放時段。結合寒暑假和節假日期間居民作息時間變化,在原有每天早晚兩個投放時間段的基礎上,每個垃圾投放點中午增加一次開放時段,時間不少于1個小時,解決午餐后的垃圾投放問題。二是延長投放時間。各居住小區按實際情況適當延長小區投放點單次開放時間,更好滿足小區居民投放需求。三是設置誤時投放點。實施“四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小區應設置不少于1處的誤時投放點,誤時投放點開放時間段需安排分類指導員進行桶邊督導,嚴格把控垃圾分類投放質量。
在富安花園A區的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屋,右邊的墻壁上新貼出一張紅色的告示牌,上面寫著“誤時投放點開放時間”,在周六日(節假日)中午11:30-13:30開放,緩解居民反映的節假日廚余垃圾過多,中午時間段在高溫下容易腐爛并產生異味的問題。在堰橋街道的阿爾勒小區,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屋的窗口右側設立了配有智能投口的誤時投放點,錯過投放時間的居民只需要按下對應按鈕,即可投放垃圾。
“我們早上家里沒什么垃圾,等到晚上下班回來垃圾屋都關門了。”市民王女士表示,垃圾房誤時投放功能很方便,“夏天垃圾很容易產生小蟲子,現在晚上也可以隨時把垃圾帶來扔掉,確實方便。”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05個小區增設投放時段,1104個小區設誤時投放點,683個小區延長投放時間。
“作為輔助力量,誤時投放點只在垃圾分類站點的非運營時間段開放,避免了資源浪費、分工混亂的局面。”沈曉冬介紹,誤時投放時也要嚴格履行垃圾分類義務,維護良好社區環境。后期管理上,垃圾房的督導員也會對智能投口投放的垃圾進行巡檢,從而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投放的正確率。同時也鼓勵各居民小區通過嘗試不同的投放方式,方便市民投放的同時,持續提升市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養成垃圾分類良好習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