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沒想到這么快就收到錢了,謝謝你們,這對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日前,家住花果山街道的王紅(化名)激動地對街道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說。33歲的王紅身患紅斑狼瘡多年,需要輪椅代步,已經花去醫療費用30余萬元。為了照顧王紅和一歲多的孩子,她的丈夫只能在附近工地打零工,生活十分艱難。花果山街道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了解到王紅的情況后,為她申請了臨時救助金,并積極為她協調申報了醫療救助,真正實現了救助不斷檔、政策不留白。
今年以來,市民政局圍繞“高定位、強素質、抓創新、優服務、樹形象”總思路,統籌發展與安全,有力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上半年,全市共發放城市低保保障金0.12億元、農村低保保障金1.55億元、特困供養保障金0.45億元、殘疾人“兩項補貼”1.08億元、尊老金0.29億元、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補貼0.14億元。
昨天中午,走進位于新海街道海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的“百穗餐廳”助餐食堂,不少老年人正在這里就餐。“我這一葷兩素是10元,干凈衛生又吃得飽,省了在家里做飯。今天晚餐有豆腐卷和蘿卜餅,都是我愛吃的,我還要來。”居民萬金友笑著說。
“同學們,每個人都會有壓力,爸爸媽媽有工作壓力,你們有學習壓力,壓力就像這個氣球,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炸,所以我們要學會釋放壓力……”日前,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和春雨社會工作事務在海州區新建小學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身輕盈心輕靈心理減壓活動,幫助孩子們提高心理素質。
為兒童提供心理幫扶指導,組織志愿者為空巢老人打掃衛生圍……我市著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務水平,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2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新改(擴)建8個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關愛之家)項目,改造提升4個標準化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項目,改造提升26個社區助餐點項目,村級養老睦鄰點、適老化改造項目正有序推進。
此外,我市完善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幫扶政策。健全社會救助監督檢查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救助領域綜合整治,綜合運用“三函一單”工作機制,購買社會救助第三方服務,推動社會救助政策落地落實。發揮市救助站市級區域中心站作用,切實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規范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確保全流程規范、全過程安全。創建5個省級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示范點項目,組織實施康復輔助器具“輔佑康健”行動。對符合政府購買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條件的對象購買服務費用,實行政府適度補貼,超出補貼額度部分由服務對象個人承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