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政協主席劉以安
如何打破行政壁壘實現數據共享,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信息支撐?2019全國兩會時間進入倒計時,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政協主席劉以安擬帶來相關提案,建言獻策。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工作,2018年發布了第一批國務院部門數據共享責任清單。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運用數據共享努力破解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堵點,成為提高政府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支撐。但當前仍存在條塊分割、部門壁壘問題,對優化營商環境形成瓶頸制約。
劉以安分析,一是共享質量不高。共享范圍較窄,數據難以共享;操作存在障礙,無法滿足部分個性服務需求;數據不夠規范,準確性和及時性無法適應業務場景需求。二是現實約束較多。如《統計法》《稅收征管法》等均有相關保密規定,造成數據無法共享使用。另外在行業管理規定方面也存在制約。三是責任模糊不清。數據共享伴隨著一定風險,制度不明確,風險責任難以界定。
對此,劉以安提出四點建議。
一、加快完善數據共享法制體系。從國家層面完善相關制度,對共享規范進行整體設計提升。如制定政務數據共享條例及實施細則,統籌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調研數據共享中存在的突出法律障礙,適時修改影響數據共享條款。
二、加快健全數據共享標準體系。制定基礎數據共享的國家標準,提升數據互通互認的能力;完善政務數據采集技術標準,制訂全國適用的數據、接口、管理等標準規范及質量保障體系;制定數據共享安全規范與標準。
三、加快提升數據共享應用水平。擴大共享范圍,繼續拓展數據共享責任清單;拓展共享深度,豐富數據共享方式;拓寬共享領域,加快建設國家層面的企業信用信息綜合共享平臺等。
四、加快推進數據共享創新試點工作。優化數據共享主體試點,從企業需求角度推進數據共享應用;探索區域數據共享試點,對創新應用在數據共享方面給予特殊政策和特別支持,推進跨層級、跨部門數據共享難點問題先行突破,為全國政務數據共享工作積累制度范本和技術經驗。